6.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6.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为:讲解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形式,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并探讨能量变化在化学反应中的意义。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社会责任三个方面。通过分析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学生能够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会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通过理解能量变化的本质,提升科学思维能力,形成对化学现象的深刻认识;同时,通过认识化学反应在能源利用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化学与社会责任的认知。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基础的化学概念,如物质的分类、化学式的书写、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等。他们应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高一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兴趣因人而异,部分学生可能对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这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学生的能力方面,他们能够理解和应用基本的化学原理,但在处理复杂概念和进行深入分析时可能存在困难。学习风格上,学生中既有偏好通过实验操作来学习的,也有更倾向于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的。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对能量变化的量化理解不足,难以将抽象的能量概念与具体的化学反应联系起来;二是对于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区分和应用可能感到困惑;三是实验技能的不足可能影响他们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数据的准确记录。此外,学生可能缺乏对能量变化在自然界和工业应用中的实际意义的认识,这也是一个需要引导和拓展的方面。
四、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温度计、量筒等)、实验数据记录表。
2.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在线学习平台。
3.信息化资源: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动画演示视频、相关实验操作的视频教程、能量变化的相关科普文章。
4.教学手段:板书、PPT演示、小组讨论、实验操作演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那么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是否会有能量的变化呢?请大家思考一下。
2.学生回答:可能有能量变化。
3.教师总结: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形式。
二、新课讲授
1.教师讲解: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能量变化的概念。能量变化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能量差的改变。能量变化有放热和吸热两种形式。
2.教师演示:通过实验演示,展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现象。例如,用酒精灯加热硫酸铜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说明放热反应;用硝酸铵固体与水反应,观察溶液温度的变化,说明吸热反应。
3.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观察到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有什么区别?
4.学生回答:放热反应会使周围环境温度升高,而吸热反应会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5.教师总结:非常准确。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形式不同,但都是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转移的表现。
6.教师讲解:接下来,我们来探讨能量变化在化学反应中的意义。能量变化不仅影响着化学反应的速率,还与化学平衡、能源利用等方面密切相关。
7.教师提问:同学们,请举例说明能量变化在化学反应中的具体应用。
8.学生回答:例如,火炉燃烧产生热量,用于取暖或做饭;电池放电产生电能,供电器使用等。
9.教师总结:很好,同学们通过举例充分展示了能量变化在化学反应中的实际应用。
10.教师讲解:为了更好地理解能量变化,我们再来学习一下盖斯定律。盖斯定律指出,一个化学反应的总能量变化只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差,与反应途径无关。
11.教师提问:同学们,请解释一下盖斯定律的含义。
12.学生回答:盖斯定律说明,无论反应途径如何,化学反应的总能量变化是一定的。
13.教师总结:正确。盖斯定律为我们研究化学反应提供了便利,有助于我们分析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14.教师讲解: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15.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现象;3)能量变化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4)盖斯定律。
三、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