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7T 3654-2019 电子元器件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docx

发布:2025-04-09约1.44万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13.100L09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3654—2019

电子元器件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Implementary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andcontrolsystemofriskandthe

syetemofscreeningandeliminationofhiddenriskforworksafetyofelectronic

compentprocessingbusinesses

2019-08-30发布2019-09-30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7/T3654—2019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风险识别 1

5风险管控 2

6隐患排查 2

7隐患治理 2

8工作保障 2

附录A(规范性附录)正确使用说明 3

附录B(资料性附录)体系建设资料示例 7

II

DB37/T3654—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电力研究院、威海原真电子有限公司、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威海市应急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坤、张永、江红、张东、郑晓辉、龙国栋、耿小英、谢连科、马新刚、臧玉魏、张国英、林杉。

1

DB37/T3654—2019

电子元器件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元器件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过程中风险识别、风险管控、隐患排查、隐患治理和工作保障。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元器件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DB37/T2882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2883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3术语和定义

DB37/T2882、DB37/T288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电子元器件加工企业electroniccomponentprocessingbusinesses从事电子元器件生产加工的企业。

3.2

风险管控riskmanagementandcontrol

企业针对危险源采取各种风险控制措施,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类事故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甚至达到消除事故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工作过程。

3.3

隐患排查screeningforhiddenrisk

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岗位作业人员等,对本单位可见的、物的管控措施的状态以及人的行为管控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的工作过程。

4风险识别

4.1危险源辨识

2

DB37/T3654—2019

企业应整理、分析生产工艺及设备、原辅材料及产品、作业活动、生产管理以及事故案例等资料,对照GB6441、GB/T13861等的规定,辨识企业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及其根源、状态或行为。

4.2确定重点风险管控对象

根据事故发生后的严重程度,确定企业应重点管控(或防范)的对象(火灾、爆炸、触电、机械伤害、中毒和窒息等安全生产事故),不进行事故风险分级。

5风险管控

5.1可见的、物的管控

企业针对重点管控对象,按照国家、行业、地方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的规定,设置或配置安全防护设施、应急设施、安全标示、风险告知牌/栏/卡、防护用品等可见的、物的管控措施。

5.2人的行为管控

企业根据生产实际和风险管控需要,确定一线生产人员的安全作业要求和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或措施。一线生产人员严格遵守安全作业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具有针对性、可行的管理措施,并组织实施。

6隐患排查

6.1线生产人员

一线生产人员在作业前或作业结束后排查相应的安全作业要求。

6.2安全管理人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