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届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年级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卷.doc

发布:2025-04-08约2.13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届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年级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卷

2025届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年级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自古是一个声名文物之邦。在与西方近代文化接触之前,一向是一个文化辐射源,在目力所及的“天下”,还找不到第二个可以与之分庭抗礼的文化中心。这种情况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错觉:中国是世界的中心,是普天下文化最发达的国家。赵武灵王为了进行军事改革,带头穿着“胡服”,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保守派的代表公子成说:“臣闻之,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这种华夏中心主义实际上统治了上下两千年中国人的思想。明朝万历、天启年间耶稣会教士东来,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闻所未闻的陌生世界的一部分文化,华夏中心主义开始受到挑战。关于中国文化的论争,也从此揭开了序幕。

16世纪以来的文化论争,各家观点虽纷纭繁杂,但大体上不出四种类型:一是国粹主义的;二是“全盘西化论”;三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持调和折中立场的;四是主张发扬民族的主体精神,综合中西文化之长,创造新的中国文化。这四种类型的主张,唯有第四种是正确的。但历来的论者,往往只注意前三种,而无视第四种,甚至于把第四种与第三种混为一谈,这是令人遗憾的。

我们的文化主张-综合创造论,就是在这种历史的反思中得出来的。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也无论是国粹主义还是“全盘西化”,都走不通,只有辩证的综合创造,才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坦途。

这里所说的辩证的综合创造是指:抛弃中西对立、体用二原的僵化思维模式,排除盲目的“华夏中心论”与“欧洲中心论”的干扰,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下和社会主义原则的基础上,以开放的胸襟、兼容的态度,对古今中外的文化系统的组成要素及结构形式进行科学分析和审慎筛选,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发扬民族的主体意识,经过辩证的综合,创造出一种既有民族特色,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文化。这种综合不是无原则的调和折中,而是辩证的。这种综合需要创造精神,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而这种综合又为新的创造奠定基础。社会主义文化必然是一种新的创造,同时又是多项有价值的文化成果的新综合。这就是将它称为“综合创造论”的原因。

辩证的综合创造之所以可能,其根据有二:其一是文化系统的可解析性和可重构性。文化既不是铁板一块,不可解析,也不是互不关联的成分的混合物,而是一个具有结构和整体功能的由许多复杂的元素组成的系统。一个文化系统的落后过时,固然与组成它的文化要素有关,但更根本的原因在于其结构的不合理。因此,文化系统的新陈代谢,固然要靠文化要素的增减损益,但根本的改造的途径在于旧系统结构的消解和新系统结构的重构。经过一百多年以来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旧系统结构已经解体,新的社会主义的中国文化也已略具雏形。在这种条件下,将经过慎重考察、认真挑选的古今中外不同的文化系统所包含的要素,按照现代化的客观需要,综合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中国文化系统是完全可能的。其二是文化要素间的可离性和可相容性。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文化系统所包含的文化要素,有些是不能脱离原系统而存在的,有些则可以经过改造而被容纳到别的文化系统中。正因为如此,不同的民族文化既各有其独立性,也可以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历史的经验还证明,同一文化系统或不同的文化系统所包含的文化要素之间,有的是不相容的,有的则是相容的,有的似乎相反,实际上却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正因为如此,来自不同民族文化的要素,只要它们是相容的,就有可能综合成一个新的系统。

美国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船发射成功后,“阿波罗计划”负责人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那就是,这个计划新采用的技术,没有一项是新的。“阿波罗计划”的成功向人们生动地证明了系统论的一个基本原理:整体大于其各组成部分之和,或者说,综合本身就有所创造。“阿波罗计划”的成功还说明:综合工作也离不开创造性,因为如果没有应运而生的系统工程方法,这个以现有技术“合成”新技术的“阿波罗计划”根本就无法实施。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是比“阿波罗计划”更宏伟得多、更复杂得多、更艰巨得多的系统工程。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在社会主义原则基础上实现中西文化的综合,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性工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