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5.1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教学实录1 人民版必修2.docx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5.1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教学实录1人民版必修2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中历史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5.1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年级
3.授课时间:2024年9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1)时空观念,通过学习古代航海技术的发展,理解地理大发现对世界格局的影响;2)史料实证,通过分析历史文献,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3)历史解释,引导学生理解地理大发现对文明交流与碰撞的意义;4)家国情怀,激发学生对国家海洋历史成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5)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尊重与追求。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高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航海技术等相关知识,对古代航海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他们可能对地理大发现有一定的认知,但对其中涉及的航海技术、航线开辟等具体历史过程了解有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对地理大发现等历史事件充满好奇,愿意主动探索;另一部分学生可能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对抽象的历史概念理解困难。学生的能力水平不一,部分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思考;而部分学生可能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和帮助。学习风格上,有的学生偏好视觉学习,通过图片、地图等方式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有的学生则更倾向于听觉学习,需要教师通过讲解来深化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课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对航海技术、航线开辟等历史事件的细节理解困难;二是历史概念较为抽象,难以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三是部分学生可能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难以激发学习动力。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结合实例、图片、地图等直观材料,以及互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地理大发现的历史背景、航海技术发展等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航线开辟的原因、影响等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度。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航海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技术进步和文明交流。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航海技术的演变和地理大发现的过程,增强直观性。
2.互动式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模拟航海过程,让学生体验航海技术的应用和地理大发现的意义。
3.地图展示:通过地图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航线开辟的地理空间和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以“如果穿越回古代,你会选择成为一名航海家吗?”的问题开启课堂,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古代航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历史上的重要航海家,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
-详细讲解地理大发现的历史背景,包括欧洲的航海需求、探险精神、技术进步等。
-讲解古代航海技术,如指南针的应用、航海图的绘制、船舶的改进等。
-分析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包括贸易、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变化。
-举例说明:
-以哥伦布发现美洲、达伽马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路等具体例子,说明地理大发现的历史意义。
-通过地图展示航线开辟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航海的路线和地理分布。
-互动探究:
-组织学生讨论地理大发现对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等地的影响。
-让学生分组,模拟古代航海家进行一次探险,设计航线并分析可能遇到的挑战。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一张古代航海图,标注重要的航线和地标。
-学生选择一个地理大发现的历史事件,撰写简短的历史报告,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师指导:
-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绘图和报告撰写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拓展活动(约15分钟)
-组织学生观看与地理大发现相关的纪录片或影视作品,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资源,查找更多关于地理大发现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5.总结与作业布置(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历史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地理大发现的历史短文,结合所学知识,对某个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分析。
知识点梳理
1.地理大发现的历史背景
-欧洲对东方的贸易需求增加,寻求新的贸易路线。
-探险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