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ppt

发布:2025-04-08约1.5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因与当权派政见不和,屡被贬官,甚至在1079年被人告发作诗讽刺新法而被捕入狱,后来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赤壁怀古》即此时所作。首页起句气势磅礴,格调非凡。浩浩长江,滚滚东流,写出了长江的个性和气魄。后来,“大江东去”成了《念奴娇》这一词牌的别名和豪放派词的代名词。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由眼前江景触发联想: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都像滚滚东流的波浪,一去不复返了,以永恒的自然现象映衬短暂的社会现象,从而转入怀古,引起下文,词句深沉而旷达。321大江东去,词篇一开头就把江水、浪花、风流人物融成一片,作为“赤壁”、“三国”、“周郎”的铺垫。用最经济的手法,最精练的语言,先替“赤壁”造成声势,替“周郎”出场造成气氛。前句是“赤壁”的衬景,后两句是“怀古”的点题。这是勾起作者怀古之情的一个契机。01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02大江赤壁千古三国风流人物周瑜滚滚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无数,请思考作者为什么独独会写下周郎呢?03故垒西边,第一层,点明“赤壁怀古”题意,交代了环境和有关的历史故事,以及作词的缘起。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作者用哪一些词来描述赤壁之山水?各自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从什么角度来写?(形状/声音/颜色)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基调?字词特点角度修辞基调乱穿惊拍卷雪险怪形状夸张高峭汹涌水石相击声音拟人波澜壮阔形状白颜色比喻豪迈奔放三句正面写赤壁的壮丽景色(江山合写)。真可谓“大笔淋漓,句句入画”,使人感到赤壁就在眼前,浪花就在脚下,涛声就在耳边,把景写活了,“穿”、“拍”、“卷”三个动词,十分精当、传神,英雄故事与山水奇观,相映生辉;作者的豪情壮志,借陡壁惊涛呼之欲出。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诗人凭今吊古,发抒胸臆,赞美壮丽的江山,向往历史古代的英雄。作用:“江山如画”句,是对上阕景物描写的总结。“一时多少豪杰”句,直接引出下阕对英雄人物周瑜的赞颂。承上启下承上启下第二层,绘声绘色地描写赤壁景物。气势奔放,情景交融,为豪杰周瑜的出场作了充分的铺垫。活动在大江奇景里的人物是谁?他的形象在词作中是怎样表现的?02周瑜——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当年34岁小乔初嫁了——风流倜傥雄姿英发——有气魄、气概不凡羽扇纶巾——气度儒雅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镇定自若、大智大勇01合作探究:为什么单单怀周瑜?怀古的目的是什么?周瑜苏轼年龄:

生活:

外貌:

职务:

际遇:47岁幸福美满屡遭不幸英俊儒雅早生华发东吴都督团练副使(虚职)功成名就24岁-34岁仕途坎坷三国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建立的辉煌业绩激起了贬谪黄州的苏轼的热情,他借笔下雄奇的赤壁景象,抒发了对建功立业的美好人生境界的向往,抒发了人生感慨。“故国神游”,神游者是谁?“多情应笑我”怎么理解?故国旧战场故土、故地(曾经到过的地方)多情多情人(n)——周瑜多情(v)——应笑我多情抒发了什么感慨?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研读下阕现实与理想冲突多愁善感被排挤、不得志、仕途不平惆怅失意笑什么——为什么早生华发——愁什么——感什么——早生华发消极研读下阕精神情感的自由洒脱旷达的情怀作者是如何解决这种冲突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