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4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调研试题
七年级生物2024.07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B.化石是研究人类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C.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标志D.环境改变使得部分森林古猿向着直立行走方向发展
2.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女性月经的形成与子宫和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B.与“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这种变化直接相关的是子宫
C.进入青春期后,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男女生会出现第一性征
D.男性输精管结扎后,仍具有男性的第二性征,也能产生精子
3.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的这些变化,有利于健康地度过青春期,走向绽放生命活力的成熟人生。以下对青春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B.学会悦纳自己和接纳别人,应具有摆脱不良心理的勇气和毅力
C.性意识萌动,会对异性产生好感,要正确处理男女同学关系
D.人会经常犯错,要掩藏自己的错误
4.小丽喜欢吃肥硕鲜美、汁多嫩滑的海蛎子。下面是每100克海蛎子可食用部分中各营养物质的含量,下列选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蛎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B.海蛎子中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A对预防夜盲症有一定作用
C.海蛎子中所含的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
D.海蛎子的脂肪含量不高,脂肪可作为人体的备用能源
5.下图为“探究不同食物贮存能量的差异”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两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做出比较
B.如果在该实验的过程中不注意挡风,则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C.甲、乙两组分别取3颗花生仁和3颗核桃仁作为实验材料
D.为了数据的准确性,温度计的下端不要接触到锥形瓶底部
6.下图表示生物兴趣小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过程。下列对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探究了牙齿咀嚼、舌的搅拌、唾液分泌对馒头消化的影响
B.该实验中①③试管中所用馒头屑的量应该和②试管中馒头块相同
C.三支试管需要放在37℃的温水中5~10分钟
D.该实验的现象是①试管变蓝,②③试管不变蓝
7.下列生活中常见的行为或做法合理的是
①小强的妈妈把一时吃不完的新鲜蔬菜放入冰箱内保鲜②小明的妈妈把昨天吃剩有异味的肉菜加盐,煮沸后食用③购买食品时要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添加剂和生产厂家等信息④夏天腌黄瓜容易腐烂,可多加点儿防腐剂⑤没有菌种时,可从超市买来的优质酸奶做菌种,在家制作酸奶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
8.下列有关呼吸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痰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气管和支气管中的腺细胞和纤毛
B.鼻腔黏膜分泌黏液,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C.呼吸道和消化道共有的结构是咽
D.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遮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9.图中①~④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进入肺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②过程依赖于胸廓容积的变化
C.④过程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
D.哮喘病人呼吸困难是因为直接影响了③过程气体的运输
10.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原的初期,④的数目会增加
B.③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具有止血和凝血功能
C.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①,有炎症时,①数目会明显增加
D.②的主要作用是运载①、③、④,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11.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生理基础,可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如图为正常人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动脉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动脉粥样硬化血液流经血管时阻力变小
B.他汀类药物可减缓动脉管腔内脂肪堆积
C.动脉粥样硬化可影响患者心肌细胞供氧
D.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患者动脉管腔狭窄
12.心脏是由左右两个“泵”同时协同工作的,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过程。下列对心脏工作描述正确的是
甲图表示左右心房收缩 B.乙图表示血液由心室流向心房
C.丙→甲→乙表示一次心跳D.丙图所示状态动脉瓣打开
13.梓轩学习了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的知识。他对下列知识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动脉血是指在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
B.心脏四腔,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
C.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后,含氧量增加
D.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球一心房
14.小美一家三口的血型各不相同,爸爸可以给小美和妈妈输血,小美也可以给妈妈输血,但妈妈却不能给爸爸和小美输血。爸爸、妈妈、小美的血型可能依次是
A.O型、AB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