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4106_T 103-2023 麦套辣椒生产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4-09约1.96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CCSB05

4106

鹤壁市地方标准

DB4106/T103—2023

麦套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2023-07-31发布2023-08-20实施

鹤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4106/T10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鹤壁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鹤壁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浚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鹤壁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淇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淇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周口市淮阳区郑集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周口市淮阳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周口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丽妍、王建宏、赵建峰、张辉、左玉梅、史玉萍、郝晓艳、张华伟、张瑜轩、王苡然、李沅泽、艾梅芹、姚红芳、艾黎辉、李凤玲、高安红、张振荣、徐绍文、袁永杰、刘静。

1

DB4106/T103—2023

麦套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麦套辣椒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收获与晾晒、生产档案等。

本文件适用于小麦套种辣椒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715.3-2010瓜菜作物种子第3部分:茄果类

GB/T23416.2-2009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第2部分:茄果类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麦套辣椒

小麦收获前15d~20d在预留行或垄上定植辣椒。

4套种模式

小麦于10月中下旬播种,一般畦宽1.4m~1.6m,种6行小麦,中间预留空地30cm。次年5月中上旬定植2行辣椒,也可不留预留行,等行距种植,垄背种2行辣椒,预留行种植2行辣椒,行距35cm~45

cm。

5品种选择

辣椒选择株型紧凑、结果集中、果肉含水量小、脱水快、优质高产抗病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3-2010的规定。

6育苗

6.1育苗棚选择

辣椒育苗宜采用小拱棚。6.2播种

6.2.1播种时间

2

DB4106/T103—2023

在2月下旬~3月上旬播种育苗,在温度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早播。6.2.2播种方法

采用撒播法进行种子播种,每平方米苗床均匀撒播10g种子。6.2.3播种后管理

6.2.3.1出苗前管理

育苗时,棚内温度应保持在25℃~30℃,若外界气温低应采取措施提高棚内温度。6.2.3.2出苗后管理

每667m2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30kg~40kg,播种前浇透水1次,岀苗后,根据床面的干湿情况进行浇水,及时进行间苗,苗间距1cm~2cm。

7定植

小麦收获前15d~20d定植,每667m2定植6000穴,每穴双株,行距40cm,穴距25cm。

8田间管理

8.1补苗

检查田间苗情及时补苗,保证全苗。8.2水肥管理

麦收后根据土壤墒情浇水,小麦收获后结合浇水每667m2施尿素10kg~15kg,中后期每667m2施氨基酸复合肥15kg~20kg。

8.3病虫害防治8.3.1病毒病

用1.5%植病灵乳剂800倍液、5%菌毒清300倍液、或20%病毒A500倍液防治。8.3.2疫病

发病初期喷施或浇灌50%甲霜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也可用80%代森锌600倍液灌根防治,7d~10d灌根1次,连防2次~3次。

8.3.3蚜虫

可在田间放置黄色诱虫板,对蚜虫进行诱杀;在蚜虫初期阶段,每间隔7d~10d向辣椒植株喷洒稀释后的虫螨灵或抗蚜威可湿性粉剂等药剂。病虫害防治应符合GB/T23416.2-2009的规定。

9收获与晾晒

果实颜色深红、变软、变皱可采收。霜降前或85%以上果实转色时应一次性拔棵,整株晾晒,自然风干,也可根据天气情况摘果后烘干。

3

DB4106/T103—2023

10生产档案

建立辣椒生产技术档案,生产者应对辣椒各生产环节进行详细记录,生产记录应保存2年以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