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毕业班教师会议上,校长讲话:教育圈转疯了!狠人校长的3700字演讲,让全校老师集体窒息!.docx

发布:2025-04-08约4.05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各位老师:

今天我们开了九年级毕业班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一是总结前期工作,二是安排后半学期直到毕业的全部工作。刚才大家的发言都很实在,直接指出了问题,说明大家在这关键时刻都很紧张,都憋着一股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想用实际成绩证明自己和我们这个团队的实力。看到大家这么拼,我真的很欣慰,在这里,我代表学校真心感谢大家!

随着教改不断深入,中考形势正在大变化:首先,不再只看分数,而是看学生的全面素质;其次,竞争范围扩大了,不只是本地区内竞争,还有跨区域甚至全省的多层次竞争;第三,竞争方式更科学了,不再是简单刷题,而是智慧教学、精准施策;最后,竞争环境更复杂了,家长期望越来越高,社会关注度增加,学校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更大。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想要突破只有一条路,就是激活潜能、科学育人。

我们的管理思路要明确:大形势上,要抓住变局中的新机会,把挑战变成动力,把压力变成前进的推力;教育目标上,坚持德育和人才培养并重,以培养健全人格为基础培养创新人才;管理师生上,采取激励和引导结合的方式,用创新机制激发师生的内在动力;学科建设上,做到提高质量和增加效率两手抓,用发挥优势的方式解决弥补短板的问题;教学策略上,倡导精准和高效统一,用科学方法取得最好结果。

一、以人为本,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工作中,最核心的因素始终是人,其中老师、学生和家长形成了教育的铁三角。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三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我们做好九年级毕业班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1、加强引领,激发老师的教育热情

学校的根本在于教育质量,而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老师。九年级是学生的转折点,老师的引领作用特别关键。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平平淡淡的目标和按部就班的表态。我们要有高瞻远瞩的格局,点燃老师们的教育热情。

人没精神不行,学校没精神不强。老师需要精神,学校也需要精神。只有当每位老师的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目标紧密联系时,老师的潜力才能发挥到最大。我们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肯定老师的个人价值;要搭建专业交流研讨平台,促进老师们共同成长;要创造宽松的创新空间,保障老师的教学自主权。让每位老师在工作中找到价值感,在奋斗中获得成就感,在集体中增强归属感。

2、激活主体,确立学生的中心地位

中考考的是学生,培养的也是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是我们九年级工作的立足点。

首先,从激发斗志入手。教育没有放弃的学生,只有放弃努力的教育者。我们要从基础最弱的学生抓起,从最难突破的学科抓起,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们要以重建学生自信,重设学生目标为着力点,精心设计各种主题教育活动;要发挥班会的特殊作用,建立班主任共同备课制度,及时发现、研判和应对学生情况。要注重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增强拼搏意识。班级氛围虽然看不见但影响力很大,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想法,改变学生的态度,最终变成学生的行动力。各班可以创造性地设计黑板报、校园广播、励志墙、成长故事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奋斗成长、责任担当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明白: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记住:状态决定高度,方法决定效率,坚持决定成败。

第二,从提升课堂效率着力。题海战术和加班加点在过去曾经起到一定作用,但在今天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已经走向了反面。高效课堂才是我们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跳出听懂了就是学会了的误区,建立学会到会学的能力培养体系。其次,要重构课堂教学结构,杜绝满堂灌和题海战,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讲与练的有机结合,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第三,从精准施策发力。因材施教不是口号,而是教育的基本规律。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既不能简单放任不管,也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强行补课,而是要把每个学生视为独特的可能性,实施分层教学,精准补弱,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核心竞争力。这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现实途径。在帮扶策略上,我们要坚持先诊断,后施策,再巩固、先减负增效,再拓展提升、先解决心理障碍,再突破知识盲点、多教方法,少给结论的原则,走出就差补差,越补越差的怪圈。年级组要建立完善的学生成长档案,实行导师制跟踪辅导,每次考试后都要有数据分析和改进策略,对后30%的学生实行一人一案跟踪提升计划。这个过程虽然辛苦,但只有这样坚持不懈地推进,才能让暂时落后的学生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3、引导家长,形成教育的强大合力

教育需要家校合力。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有限,而家庭教育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我们要主动引导家长,形成家校教育的强大合力。

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引导好家长。尽管有些家长存在期望过高、方法不当、过于焦虑等问题,但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抱怨和退缩,而是要以更加专业的态度、更加温暖的方式、更加科学的策略去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