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1T-食用甘薯苏薯 8 号生产技术规程.pdf
ICS67.060
CCSB25
3201
南京市地方标准
DBXX/TXXXX—XXXX
代替DB3201/T034-2010
食用甘薯苏薯8号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productionoffreshsweetpotatoSushuNo.8
(发布前公示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Q/LB.□X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3201/T034-2010,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了第5章产量及产量结构内容;
——将原6章中育苗内容单独列为第5章(见第5章,2010版的6.1),将原第6章“栽培技术”改为“大
田栽培”(见第6章,2010版的第6章),将原6章中栽插内容单独列为第7章(见第7章,2010版的6.3),
将原6章中生长期管理内容单独列为第8章(见第8章,2010版的6.4);
——删除了追肥内容(见2010版的6.4.3);
——修改了地下害虫蛴螬防治用药及方法(见9.1.1,2010版的6.2.3);
——修改了甘薯起垄机械种类(见10.3,2010版的7.2);
——修改了生长期虫害防治农药种类,增加了网蝽等新虫害防治方法(见9.1.2,2010版的6.4.4);
——删除了除室内贮藏外的其他成本高,管理不方便的贮藏模式(见11.1,2010版的8.1);
——增加生产档案记录,完善追溯体系(见第12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庆南、赵荷娟、程润东、曾燕楠、王勇、纪洪亭、赵韩伟。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3年首次发布为DB3201/T034-2003,2010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Q/LB.□XXXXX-XXXX
食用甘薯苏薯8号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食用甘薯苏薯8号生产技术的总体原则和要求,并规定了食用甘薯苏薯8号的术语和定
义、产地环境、产量及产量结构、栽培技术、收获、贮藏技术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南京市及生态条件相近地区的苏薯8号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食用甘薯Freshsweetpotato
用于蒸煮、烘烤和加工食用的甘薯品种类型。
3.2
普通薯Standardsweetpotato
单个薯重100g以上的薯块。
3.3
迷你薯Minisweetpotato
单个薯重50g~100g的小型薯块。
4产地环境
应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土层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