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2T 1850-2011 鲜食甘薯品种苏薯14号生产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3-14约3.6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B23

备案号:31250-2011

江苏

DB32

方标准DB32/T1850—2011

鲜食甘薯品种苏薯14号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RulesforProductionofSweetpotatoFreshVarietySushu14

2011-08-15发布2011-10-15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1850—2011

I

前言

为规范苏薯14号优质高产生产技术,提高苏薯14号的产量和品质水平,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写。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本标准委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人:郭小丁、谢一芝、贾赵东、马佩勇。

DB32/T1850—2011

1

鲜食甘薯品种苏薯14号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薯苏薯14号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措施、病虫草害防治、收获、运输、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甘薯苏薯14号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2008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2008(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8407.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检测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

3.1春薯sweetpotatoplantinginspringtime5月中旬前栽插的甘薯。

3.2夏薯sweetpotatoplantinginsummertime6月上旬至6月中旬栽插的甘薯。

3.3鲜食甘薯sweetpotatoforfresh-eating蒸煮、烘烤食用型甘薯。

4产地环境

应选择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排灌水条件好;土松地肥、耕层深度15cm~25cm、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或壤土为宜。

产地灌溉水、空气和土壤等环境质量要求应符合GB/T18407.1—2001的规定。

5产量目标

春薯产量目标为3500kg/亩~4000kg/亩。夏薯产量目标为2500kg/亩~3000kg/亩。

DB32/T1850—2011

2

6栽培技术措施

6.1育苗

6.1.1精选种薯

种薯以夏茬薯留种,重量最好为200克~300克,剔除病薯、烂薯,以健康的薯块作为种薯。6.1.2种薯消毒

排种前,用50%多菌灵兑水500倍的溶液浸种5min。

6.1.3苗床准备与排种

选择背风向阳的田块,挖深20cm、宽100cm的苗床,床底施土杂肥并覆土2cm~3cm,然后排种。薯块水平排放于床底,薯块摆放的间隔为1cm,排好后浇透水,在种薯上覆盖2cm厚的细土,整平畦面,然后覆盖一层地膜。

6.1.4育苗时间和方法

火炕阳畦或三层覆盖保温(大棚+拱棚+地膜)育苗,在2月下旬至3月初开始排种;双层覆盖保温(拱棚+地膜)育苗,在3月中旬开始排种;地膜覆盖保温育苗,在3月底至4月上旬开始排种。

6.1.5苗床管理6.1.5.1出苗前

浇水保湿,苗床相对湿度保持约80%,床温保持25℃~30℃,做到高温催芽。6.1.5.2出苗后

当约有60%的薯块顶土出芽时及时移去地膜,保持床温25℃左右,床温超过35℃时应及时打开苗床两端薄膜通风降温。

6.1.5.3剪苗前

薯苗长高至20cm时,苗床要揭膜日晒夜露2d~3d进行炼苗,然后再进行剪苗。

6.1.6剪苗

当薯苗长到20cm~30cm时就可以剪苗。剪苗时应采取高剪苗方式,即留基部1节~2节,以防止苗床土传病菌通过薯苗带到田间。

6.2大田准备

6.2.1整地做垄

栽插前3d将地整好,然后做垄,垄距0.8m~1.0m,垄高35cm~40cm。田块四周挖外围沟,深约40cm,宽50cm,每隔30m挖一条腰沟,腰沟深30cm,宽40cm。春茬地最好在冬前进行深耕冻垡。

6.3施肥

6.3.1施肥方法

肥料以基肥形式在起垄前施入,施肥方式可采用耕翻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