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2)班
3.授课时间:2023年4月15日星期五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咱们要一起走进一个充满激情与变革的时代——19世纪中叶。在这个时代,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吧!????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
2.提升学生阅读和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学会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3.强化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
4.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重点分析其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其对国际工人运动和世界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列宁主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
2.教学难点:
-理解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背景,包括工业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等。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如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等,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分析历史现象。
-理解列宁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对后来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
-分析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在工人阶级中的传播和发展过程。
-通过历史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例如,在讲解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时,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矛盾和工人阶级的觉醒。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等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工人阶级的斗争形式和斗争目标,从而理解工人运动的历史意义。在讲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可以通过对比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如《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帮助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备有《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特别是第六单元的相关章节。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如国际工人协会的标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肖像等;图表,展示国际工人运动的重要事件和时间线;视频,如国际工人运动的纪录片片段,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教室布置:设置小组讨论区,以便学生分组讨论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准备实验操作台,用于展示或模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是什么让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底,走进19世纪中叶,探索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回顾旧知: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工业革命吗?它为工人阶级的觉醒提供了条件,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
-首先,我会介绍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背景,包括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然后,我会详细讲解国际工人运动的主要事件,如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巴黎公社的起义等,以及这些事件对工人阶级的影响。
-举例说明:
-通过展示国际工人协会的标志、巴黎公社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工人阶级的斗争。
-以《共产党宣言》为例,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如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等。
-互动探究: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马克思主义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影响,以及列宁主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
-设置问题,如“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指导工人阶级斗争的?”让学生在讨论中寻找答案。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涵盖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教师指导:
-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答题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对学生的答题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延伸(约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对当代社会有何启示?
-分享一些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名言警句,如“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激发学生的思考。
5.总结与作业(约5分钟)
-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