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6.doc

发布:2018-12-03约4.22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3、培养感悟文章主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朗读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文章艺术特色,感悟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 2、培养批判精神,敢于揭露生活中的丑恶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重点: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难点: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突破方法: 以听、说、读、写为载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与教师适当引导相结合,加深认识。 教材分析 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张来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它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都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提炼概括,集中创造出来的,比现实生活中所实有的更具代表性。因而能够让读者感到信服。《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就很有这种特点。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在于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深刻体会作品的揭露力量,并在这基础上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情境激趣法、教师引导,学生团结合作、主动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 情景导入 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以前都读了些什么童话?在童话世界里,我们认识了“灰姑娘”,知道了勤劳善良互助是一种美德;我们认识了“小红帽”,知道了面临困难和敌人时要冷静、机智;我们还认识了“丑小鸭”,知道了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也不能放弃……童话世界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让我们获益匪浅。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来自童话王国的皇帝,他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二、检查预习 1. 正音:炫(xuàn)耀 陛(bì)下 御(yù)聘(pìn) 头衔(xián) 滑稽(jī) 钦(qīn)差大臣 骇(hài)人听闻 2.一字多音 更衣(gēng) 圈定(quān) 自称(chēng) 关系(xì) 更多(gèng) 猪圈(juàn) 称职(chèn) 系上(jì) 称杆(chèng) 3.词语解释 : 钦差大臣:由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 头衔: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震惊。 二、 作者、体裁、写作背景介绍 (1)作者: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2)体裁: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 (3)童话的特点 文学体裁:儿童文学 常用手法:想象、幻想、夸张、拟人 语言特点:通俗、生动,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最重要特点:拟人 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3) 写作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shē)极欲(奢侈和贪欲到了极点),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的民间故事改编,创作了本文,揭露了贵族阶层的阿(ē)谀(yú)奉承(曲从拍马,迎合别人,竭力向人讨好。)和虚伪透顶,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2、把握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开头有引子,结尾有尾声。 请围绕“新装”这一线索梳理本文结构层次,并用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括。 师明确:(并摘要板书) 引子:皇帝爱新装 开端:骗子做新装 发展:大臣看新装 高潮:皇帝穿新装 结局:小孩揭新装 3、思考回答 (1)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揭露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负。 (2)根据文章情节给课文分段,并简要概括段意。 一(1)、故事的引子。描述皇帝是一个爱慕虚荣、喜欢新衣服成癖的人,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埋下伏笔。 二(2-4)、故事的开端,写骗子“做”新装。 三(5-22)、故事的发展。皇帝和群臣看新装,展示了整个宫廷的愚蠢和虚伪。 第一层(5-14):写老大臣看织布。 第二层(15-18):写另一位官员看织布。 第三层(19-22):写皇帝在官员的陪同下亲自看织布。 四(23-32)、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