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高三语文期末统考试卷测试题含答案.docx
山东省威海市高三语文期末统考试卷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慰藉(jiè)哺育(bǔ)蓦然(mò)莘莘学子(shēn)
B.埋怨(mán)殷红(yīn)星宿(xiù)呱呱坠地(gū)
C.纤细(qiān)惩罚(chéng)提防(dī)参差不齐(cī)
D.炽热(zhì)发酵(jiào)模样(mú)自给自足(jǐ)
答案:A
解析:B项“殷红”的“殷”应读“yān”;C项“纤细”的“纤”应读“xiān”;D项“炽热”的“炽”应读“ch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静谧鞠躬尽瘁妇孺皆知锋芒必露
B.懊悔一拍即合杂乱无张参差不齐
C.撺掇参差不齐参差不齐参差不齐
D.屏嶂鞠躬尽瘁参差不齐参差不齐
答案:C
解析:A项“锋芒必露”应为“锋芒毕露”;B项“杂乱无张”应为“杂乱无章”;D项“屏嶂”应为“屏障”。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答案:C
解析:A项“不可救药”指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用在此处语义过重;B项“随声附和”指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含贬义,与语境不符;D项“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与语境不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C.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D.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答案:无正确选项
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C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D项语序不当,应先“发现”再“解决”。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C.《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D.《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郭沫若,他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女神》《繁星》等。
答案:D
解析:《繁星》是冰心的诗集,不是郭沫若的。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让适当的人处在适当的位置上,承担适当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______。大雁这种团队性强的动物,总是能给人以无限的启发。
①雁群会挑选一只最强壮的大雁担任头雁,掌控方向,带领所有的大雁飞翔。
②雁阵中也蕴含了这个道理。
③爱护、关怀、鼓舞每一只大雁,防止它们掉队。
④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团队的飞行效率,又保护了新生力量的成长。
⑤然后挑选另外两只强壮的大雁断后,让它们照顾年幼体弱的大雁。
A.①⑤④③②
B.②①⑤③④
C.①②④③⑤
D.②①④③⑤
答案:B
解析:通读句子可知,②句“雁阵中也蕴含了这个道理”承接前文“让适当的人处在适当的位置上,承担适当的责任”,引出“雁阵”的话题,应为首句;①句承接②句,介绍雁群挑选头雁的情况;⑤句“然后”承接①句,介绍挑选断后的大雁;③句进一步说明断后大雁的职责;④句总结这样安排的好处。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⑤③④。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三人行,__________。(《论语》)
答案:必有我师焉
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答案:江春入旧年
3.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答案:枯藤老树昏鸦
4.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答案:思君不见下渝州
5.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答案:岐王宅里寻常见
6.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答案:一夜征人尽望乡
7.《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诗人对友人深切同情和关怀的诗句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