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3).ppt
第五节强心苷类强心苷(cardiaclycosides)是一类具有强心作用的苷类化合物。常用的有地高辛(digoxin)、洋地黄毒苷(digitoxin)毛花苷丙(又称西地兰)(cedilanide)毒毛花苷K(strophanthinK)、临床上用于治疗心力衰竭某些心律失常内酯环甾核苷元部分糖部分第30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体内过程】1.吸收2.分布3.生物转化4.排泄各种强心苷从胃肠道吸收的程度有显著的差异。毒毛花苷K由肠道吸收甚少,故不宜口服。地高辛的生物利用度个体差异大强心苷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程度不同。地高辛对心肌有高度亲和性,分布于左心室和传导系统的浓度较高。此药易通过胎盘,胎儿的血药浓度几乎与母体相等。强心苷也可分布到乳汁中洋地黄毒苷主要在肝中被代谢而失去活性,肝药酶诱导剂可因促进洋地黄毒苷的代谢而降低其血药浓度。地高辛在体内代谢较少,可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失效。毒毛花苷K和毛花苷丙在体内代谢的最少洋地黄毒苷主要以代谢产物的形式经肾脏排出体外,原形排出少。地高辛主要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约60%~90%以原形从尿液中排出。毒毛花苷K和毛花苷丙几乎全部以原形经肾排出。第31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药理作用】对心脏的作用正性肌力作用(positiveinotropicaction)强心苷能明显地加强衰竭心脏的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从而改善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心肌收缩敏捷,使舒张期相对延长特点为不增加心肌耗氧量,甚至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输出量第32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从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压力与容积的关系看:衰竭心的压力容积环明显右移,说明其收缩末和舒张末容积都增大,等容收缩时压力发展较慢,搏出量减少。给予强心苷后则见压力积环左移,舒张期压力与容积都下降,搏出量增加。第33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性肌力作用机制】能增加兴奋时心肌细胞内Ca2+量,这是强心苷正性肌力作用的基本机制。强心苷与细胞膜上的强心苷受体(Na+-K+-ATP酶)相结合并抑制之,导致钠泵失活进而使心肌细胞内Ca2+增加第34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ATPNa+Ca2+Na+Na+Na+K+K+Ca2+Ca2+Ca2+内Ca2+释放FreeCa2+心肌收缩第35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减慢心率作用(负性频率,negativechronotropicaction)增强迷走神经的活性增敏窦弓压力感受器强心苷直接抑制感受器Na+-K+-ATP酶,敏化感受器,恢复窦弓反射。得以增强迷走神经活性。直接抑制交感神经活性过量所引起的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对抗第36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对神经和内分泌的作用
中毒剂量的强心苷可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而引起呕吐过量的强心苷还兴奋交感神经中枢,明显地增加交感神经冲动发放,而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强心苷降低CHF患者血浆肾素活性,进而减少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含量,对心功不全时过度激活的RAAS产生抑制作用第37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利尿作用
间接作用:心功能改善增加肾血量和滤过直接作用:抑制肾小管Na+-K+-ATP酶,减少Na+重吸收对血管的作用直接收缩血管平滑肌,使外周阻力上升但CHF患者用药后,因交感神经活性降低的作用超过直接收缩血管的效应,因此血管阻力下降、心排血量及组织灌流增加、动脉压不变或略升。第38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应用】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强心苷对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功能不全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疗效可因不同情况而有差异。第39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对伴有心房纤颤或心室率快的心功能
不全疗效最好
对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也有较好的疗效.对有机械性阻塞和有能量代谢障碍的心功能不全疗效差;对肺源性心脏病、活动性心肌炎(如风湿活动期)或严重心肌损伤,疗效也较差,且容易发生中毒。第40页,共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