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统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9课《登勃朗峰》ppt教学课件.pptx
登勃朗峰;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景色的壮美;人物的奇特。
2、品味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优美又幽默的语言,理解作者的情怀。
3、体会这篇游记写景叙事相结合的写法,详略得当,使文章错落有致。
;?(1)游记要素:所至、所见、所感;?(1)运用默读、速读、寻读、跳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
?;勃朗峰,法语和意大利语中意为白色之山),又译为白朗峰,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海拔4810米,是西欧的最高峰。;作者简介;马克吐温;1、寻读课文,梳理游踪。
提示:在阅读过程中,勾画出地名和方位名词。;2、浏览批注,把握文意;;“奇”字,可以串联全文内容。;(1)阅读2-6自然段,圈点勾画出作者所写的景物,并尝试概括景物的特征,完成游赏单。;《登勃朗峰》游赏单;所至;(二)品味“可乐”;1、“天气灼热难当,乘坐在缓慢爬行的骡背之上和辚辚前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真是可怜可悯。”
为什么作者认为乘车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2、“眼前的绚丽景色以及它们的无穷变幻便是我们从飘浮的肥皂泡中看到的一切……其价值会是多少呢?”
这里联想到肥皂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3、“如果这位王爷的车技略欠敏捷——或者说,不是老天有意安排,在他离开阿冉提时喝得酒气醺醺——结果就不会是这样的了。”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所表达的情感?;如果要用一个字概括这篇文章,你选择哪个字?;学完本文以后,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马克吐温?;今天我们登上的不仅是勃朗峰,更是通过本文一窥作者,一窥美国,一窥美国人的文化性格。人生路上,让我们也做一个好的马车夫!;;1.基础型作业: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2.发展型作业:完成本课时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