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课时 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及其应用教案.doc
PAGE
PAGE3
第2课时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及其应用
课题
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及其应用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了解熔化和凝固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2.能运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重点
熔化、凝固的条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熔化和凝固的应用.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预习
晶体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液体在凝固成晶体时放热,温度不变.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晶体和非晶体,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熔化和凝固的条件以及它们有哪些应用.
进
行
新
课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现在请大家结合熔化和凝固的实验听一段海波的自白,并回答问题.
海波的自白:我叫海波,我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48℃.现在我的体温恰好是48℃,请你们告诉我,我是应该熔化,还是应该凝固呢?只要你们说得对,我就照你们说的办.
学生讨论:48℃既是海波的熔点也是它的凝固点,此时海波是熔化还是凝固,关键要看海波是吸热还是放热.固态海波在温度到达熔点时,吸热则熔化.液态海波在这一温度时,放热则凝固.所以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
备课笔记
知识拓展:
吸热或放热,通常称为“热传递”,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没有温度差,也就没有吸热放热现象,也没有物态变化
.
进
行
新
课
板书:
1.晶体的熔化条件是:①温度达到熔点;②能够继续吸热.
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2.液体凝固为晶体的条件:①温度达到凝固点;②能够继续放热.
液体凝固为晶体的特点:液体凝固为晶体时要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3.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也吸热或放热,但是温度改变.
教师总结:同学们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还要会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比如:利用这节课的知识同学们应该能够解释北方的冬季较冷,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结冰时放出热量,使窖内温度不致太低.现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15℃~40℃的范围内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人们将这种材料制成颗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天气热时颗粒熔化,天气冷时又凝固成颗粒,能调节室内的温度.
教
学
板
书
课
堂
小
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及其应用的有关知识.这节课就到这,谢谢!
教
材
习
题
解
答
【教材P68“练习与应用”】
4.解:利用熔化吸热的例子:把海产品放在冰上保鲜.利用凝固放热的例子: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来保存蔬菜.
5.猜想:加入酒精后,水的凝固点降低了.
应用:可以用作防冻液.
难
题
解
答
【例1】-5℃的冰投入0℃的水中,假设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足够长时间后冰水混合物温度是0℃,则冰的质量一定是()
A.增加了B.减少了C.不变D无法确定
解析:-5℃的冰投入0℃的水中,冰从水中吸热,温度升高,足够长时间后冰水混合物温度是0℃,所以-5℃的冰温度升至0℃,由于不能继续吸热,所以冰未熔化.而冰在吸热的过程中,0℃的水达到凝固点,且能继续放热,所以会有部分水结成冰,故冰的质量一定是增加了,A正确.
答案:A
备课笔记
知识拓展:
掺入杂质后,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会降低.如冬天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许酒精,可降低水的凝固点,防止水凝固;在冰冻的路面上撒盐可降低冰的熔点,加快其熔化.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
学
反
思
注意培养学生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自我反思和听取意见的意识、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注意养成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教师点评和总结
备课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