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重金属(ICP-MS法)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地表水重金属(ICP-MS法)
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一)编制背景
水环境事件往往和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重金
属污染具有长期性、累积性、潜伏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
危害大、治理成本高。一旦造成污染,就可能对周边民众
的身体健康、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
害,也会造成较大的社会问题。
近十年来,全国约四分之三以上的突发环境事件涉及
水污染,最严重的水环境污染事件中重金属污染事件又占
近半数,如湖南浏阳镉污染事件、福建紫金矿业溃坝事件、
云南曲靖铬渣污染事件、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黑龙江伊
春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事件、嘉陵江甘陕川交界断面铊污
染事件、江西省锦江流域铊污染事件以及河南三门峡五里
川河锑污染事件等,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因此保障饮用水源安全、防范重金属污染风险是各级
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要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
作为重要数据来源和技术手段的水环境重金属监测,在重
金属污染防治、环境风险防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
其在突发重金属污染应急监测方面,为寻找污染来源、判
断污染趋势、政府决策提供有力地技术支撑。
(二)制定的必要性
1.环境风险防控的需要
河南省是重工业大省和有色金属大省,也是国家确定
的14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省份之一。我省金属矿产资源
丰富,尾矿库数量众多,位居全国第四,头顶库数量位居
全国第三,大多沿河布置,部分建于上世纪90年代,存在
建设不规范、建设标准低等问题,历史欠账多,潜在环境
风险高。
《河南省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方案》(豫
环文〔2022〕90号)要求有效防控涉重金属环境风险,强
化重金属污染监控预警;《河南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
和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要求严防严控水环境风险和
强化尾矿库环境风险防控。
—1—
2.建设监测网络的需要
生态环境部印发《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生态环境监测
预警工作实施方案》(环办监测函〔2023〕401号)和《河
南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和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
要求做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风险管控监测支撑,增配重金
属在线监测设备,建成重金属在线监控网络,提升重金属
在线监测预警能力。黄河流域内有重金属污染风险的一、
二级支流入干流前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形成以自动站监测
为主的水质预警预报体系。
3.提升监测能力的需要
《河南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和水生态环境保护规
划》《河南省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方案》(豫环
文〔2022〕90号)均提出: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在涉铊涉锑
行业企业分布密集区域下游,依托水质自动监测站加装铊、
锑等特征重金属污染物自动监测系统。逐步推进重点流域
内有重金属污染风险的一、二级支流入干流前安装自动监
测设备,实时监测地表水水质。老灌河等丹江口水库主要
支流增配重金属在线监测设备,黄河流域内有重金属污染
风险的一、二级支流加强对水中重金属监测依托水质自动
监测站加装铊、锑等特征重金属污染物自动监测系统,实
时监测地表水水质,提升重金属的监测监控能力。
(三)编制意义
随着我省对地表水重金属(ICP-MS法)自动监测的建
设力度逐步加大,加强对水中重金属监测的统一管理十分
必要。由于国内尚未出台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因
此,我省先行先试,对在线监测系统提出科学、适宜的技
术要求,进一步规范重金属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及运维管
理,具有极高的研究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充分体现了我
省环境管理部门对区域环境重金属污染防治和监督、监测
工作的重视和前瞻性。
(四)可行性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法)在线监测系统
是一种微量与超微量多元素同时分析的方法,具有灵敏度
—2—
高、检出限低,分析过程快捷,分析取样量少等优点,它
可以同时测量周期表中大多数元素,测定分析物浓度可低
至纳克/升(ppt)的水平,是目前最有效的痕量元素的检
测手段之一。
我省从2019年开始重金属(ICP-MS法)在线监测,具
备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