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影像诊断学.ppt
脾脏血管肉瘤第30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脾梗死脾梗死是指脾内动脉的分支阻塞,造成局部组织的缺血坏死。阻塞的原因主要有: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心脏内附壁血栓脱落等。此外,脾功能亢进病人进行介入放射治疗,用明胶海绵作部分脾动脉栓塞,可造成部分脾组织坏死而减轻脾功能亢进的症状。第31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理表现脾梗死多数发生在脾的前缘,近脾切迹处。梗死灶大小不等,常有数个梗死灶同时存在,或几个梗死灶相互融合形成大片状。梗死灶形态多数成锥状,底部位于被膜面,尖端指向脾门,有时可成不规则形。第32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表现大多数脾梗死无症状,但有时可出现左上腹痛,左膈抬高和胸腔积液。第33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影像学表现1、CT表现:脾梗死早期表现脾内三角形低密度影,基底位于脾的外缘,尖端指向脾门。增强后病灶无强化。少数梗死灶可成不规则形,可伴有囊变。当病灶内伴有出血时可见到高密度不规则影,少数脾梗死可伴有包膜下积液。第34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脾脏一、检查方法二、解剖与正常表现三、脾脏疾病第2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检查方法1、CT:平扫同肝脏,如发现病变或确实怀疑脾脏病变时,可做增强,早期脾不均匀增强应注意。2、MRI:与肝脏相通。第3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解剖与正常表现脾位于左膈下,长轴伴随9、10、11后肋走行,外缘圆隆光滑,内缘因胃胰及肾造成的压迹呈分叶状隆起。常见隆起夹在胰尾和右肾上极之间。可以形似肾上腺。肾或胰尾的肿块。第4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5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6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7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8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脾脏疾病(一)脾肿瘤(二)脾梗死(三)脾破裂第9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脾肿瘤1、脾囊肿spleniccyst2、脾血管瘤spienichemangioma3、淋巴管瘤spbcniclgmphangima4、脾淋巴瘤malignantlgmphmaofthespleen5、脾血管肉瘤splcmicangiosarconra第10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脾囊肿spleniccyst分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两大类,后者又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类。真性囊肿囊壁内含有上皮细胞层,假性囊肿囊壁不含上皮细胞层,假性囊肿大多与外伤、感染、栓塞有关。男女发病比例为2:1,40岁以下。多无临床症状。第11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影像表现1、CT表现:平扫见脾内圆形低密度区,边缘光滑,密度均匀,接近水的密度。CT值为-10~10Hu。囊壁可钙化。先天性囊肿壁钙化细而光滑,后天性壁后而规则。增强,边界更清,病灶内无强化。第12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脾囊肿第13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MRI表现T1低信号,T2高信号。边缘光滑信号均匀。第14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脾血管瘤
spienichemangioma是该脏器常见的良性肿瘤。尸解发现率为0.03%-0.14%。第15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表现通常无症状,但较大的血管瘤可以伴有脾增大压迫周围脏器产生相应的症状。大约有25%的病人由于脾破裂主现急腹症,突然腹痛、血压下降、休克。也有病人由于脾亢进产生贫血、乏力、心悸等表现。第16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理脾血管瘤与其他部位血管瘤相近,常呈海绵状,与正常脾分界不清。镜下见血管内皮细跑成增生,病灶大小不一,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偶见钙化。大的血管瘤中央可见纤维瘢痕,呈不归规则形态。第17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影象学表现1、CT表现:表现类似肝血管瘤。脾可以正常大小或增大,平扫表现边缘清晰低密度,增强扫描如对比剂能快速注入病灶周围可见明显结节状增强,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