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学中学班第三章.ppt

发布:2025-04-10约2.5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第三节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第四节中等教育的特殊任务本演示文稿可能包含观众讨论和即席反应。使用PowerPoint可以跟踪演示时的即席反应,在幻灯片放映中,右键单击鼠标请选择“会议记录”选择“即席反应”选项卡必要时输入即席反应单击“确定”撤消此框此动作将自动在演示文稿末尾创建一张即席反应幻灯片,包括您的观点。 第3章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要点: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是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是人的各方面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及其意义实践中实现发展;意味着学校教育要重视学校教育与实践的联系,重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意味着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学校教育过程要充分对人的潜在能力予以信任,重视调动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能动性。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要点:内发论基本思想:人身心发展的力量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孟子(性善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格塞尔(成熟机制)12543外铄论基本思想:人身心发展的力量来源于外在的力量,如环境、他人、学校教育等代表人物:荀子(性恶论)、洛克(白板说)、华生(行为心理学)123453、多因素论基本思想:人身心发展的力量来源于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代表人物:辨证唯物主义意义:(1)实践是内因与外因综合作用的汇合点,也是推动人发展直接与现实的力量;(2)教育活动应重视主客体关系、师生关系,重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要点:1顺序性-----循序渐进身体发展、心理发展、认知发展、道德发展2阶段性-----年龄特征年龄特点是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年龄特点3不平衡性-----发展的关键期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4互补性-----培养自信与努力生理机能的互补、心理与生理机能的互补。5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6个体身心发展是个体生理与心理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规律。学校应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到循序渐进、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发展的关键期、注重培养学生自信与勤奋的品质、做到因材施教。小结:实践与人的能动性在个体的身心发展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成熟、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一、遗传要点:1、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也不能夸大。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印度狼孩二、成熟要点:1、成熟是指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2、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限制;3、成熟与教学的效果是契合的,一种技能的发展受成熟支配时,没有必要超前加以训练;4、成熟决定论虽夸大了成熟的作用,但教育中应充分重视成熟的意义。三、环境要点:1、环境是指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大环境与小环境2、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3、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有积极与消极之分;4、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不是消极、被动的。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四、学校教育要点:1、学校教育是特殊的环境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独特的功能;(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3、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最近发展区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5、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6、学校教育的功能发挥是有条件的,教育万能论是错误的。五、个体主观能动性要点:1、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三个层次:生理活动(基础)、心理活动(最基本的认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性、指向性与程序性);3、个体主观能动性在综合的意义上将主体与客体、个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