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考试(选择题200题)(原创题).docx
社区工作者考试(选择题200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200题)
1、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要求督导者向被督导者提供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促使被督导者更好地认识自我的重要性与价值感,让被督导者能够以较高的意愿面对工作。
A.行政
B.教育
C.支持
D.协调
【答案】:C
2、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均符合重残、重病、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联情形之一的儿童。其中失联指失去联系且未履行监护抚养责任()个月以上。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答案】:B
3、“北京慧灵”“北京星星雨教育中心”等属于()。
A.社会福利服务机构
B.群众团体组织
C.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
D.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答案】:C
4、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费用确定。
A.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每月最低生存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
B.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最低生存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
C.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每月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
D.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
【答案】:B
5、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
A.30,30
B.60,60
C.60,30
D.90,30
【答案】:C
6、老安,80岁,老伴去世,无其他亲属,住在一家养老护理院里。社会工作者小刘长期为老安提供服务。老安希望趁自己现在头脑清醒,将自己的所有财产委托小刘管理,并请他不要把此事告诉任何人。小刘的下列做法中较适当的是()。
A.拒绝老人的请求,并告知养老护理院
B.接受老人的请求,并答应老人为其保密
C.将老人转介给养老护理院的其他工作人员
D.告知老人自己不能接受委托,但可以共同商议解决办法
【答案】:D
7、在进行时间-费用优化时,在关键线路中选择被压缩工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被压缩的工作是关键线路上的工作
B.被压缩的工作也可以是非关键线路上的工作
C.被压缩工作的持续时间不短于最短工期,工期可进行压缩
D.被压缩工作的费用斜率是关键线路上可压缩工作中最小的工作
【答案】:B
8、社会工作者小晴了解到,社区中有一些公司的“白领”,由于工作中竞争比较激烈,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使他们的精神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小晴通过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舒解心理压力,进而使他们正常地投入工作和生活。小晴所做的工作属于()。
A.社会救助
B.心理健康服务
C.家庭服务
D.医疗社会工作
【答案】:B
9、具有折中性和综合性的理论是()。
A.精神分析理论
B.社会支持理论
C.生态系统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
【答案】:C
10、(2017年)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下列关于家庭赡养说法,正确的是()
A.赡养人表示放弃继承权的,可以不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
B.赡养人有义务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顾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收益归赡养人所有
C.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基层派出所监督协议的履行
D.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答案】:D
11、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权不包括()。
A.社会保险
B.护理保障
C.社会救助
D.社会发展权
【答案】:D
12、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符合条件的职工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A.当地上年度
B.当地本年度
C.本单位上年度
D.本单位本年度
【答案】:A
13、现役军人为抢救和保护国家财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参加处置突发事件致残的,应当被认定为()。
A.因战致残
B.因公致残
C.因病致残
D.因工致残
【答案】:A
14、社会工作者小黄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工作已满一年。中心的陆主任一直担任她的督导。在一次督导会谈中,小黄表示自己很苦恼,因为来中心活动的多数社区居民都不了解社会工作,部分领导和同事也对社会工作缺乏认识,她要反复解释。这时陆主任作为督导应该发挥()功能帮助小黄。
A.支持性
B.教育性
C.行政性
D.咨询性
【答案】:A
15、享受国家抚恤金待遇的80岁的张某到某城市去寻亲未果,在路上盘缠用尽,沿街乞讨。某民警见状将其送到救助站,救助站为其提供了吃住。之后,救助站查明情况,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