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考试(选择题200题)及完整答案(夺冠系列).docx
社区工作者考试(选择题200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200题)
1、投资或购买与基础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策略是()。
A.风险对冲
B.风险分散
C.风险规避
D.风险转移
【答案】:A
2、关于人民调解工作说法正确的是()。
A.调解协议一旦达成即具有法律强制力
B.调解以国家强制力作保证
C.调解是起诉的必经程序
D.当事人可以要求更换调解委员
【答案】:D
3、某社区5号楼居民多次到居委会反映物业公司清运楼前垃圾不及时清理,导致蚊蝇滋生,希望社区能够出面协商解决问题。社会工作者小李为此需要了解物业公司的情况。下列内容中,属于物业公司非正式运作要素的是()。
A.物业公司领导办事风格
B.城市楼栋垃圾清运规范
C.物业公司的物业费标准
D.物业公司主要工作职责
【答案】:A
4、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老张就医时垫付了属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根据《关于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管理的意见》,这笔费用应由()与老张结算。
A.就诊医院
B.民政部门
C.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D.单位人事部门
【答案】:B
5、暂不具备直接支付条件的统筹地区医疗保障部门可根据需要开设一个城乡医疗救助基金支出户(以下简称支出户),关于支出户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统筹地区至多开设二个支出户
B.全部医疗救助补助支出实行直接支付的地区,不设支出户
C.支出户除向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结算垫付医疗费用、向医疗救助对象支付救助资金外,不得发生其他支出业务
D.支出户发生的业务原则上通过转账方式,逐步减少并取消现金支出
【答案】:A
6、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分析、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方式、认识事情的方式等各种内心反应方式的工作技巧被称为()。
A.现实情况反思
B.心理动力反思
C.人格发展反思
D.探索—描述—宣泄
【答案】:B
7、(2018年真题)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下列人员中,属于临时救助对象的是()。
A.刘某,65周岁,退休工资低,患多种慢性疾病
B.宋某,35周岁,突发重大疾病,家庭无力负担医疗费,基本生活陷入困境
C.张某,20周岁,低保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但处于失业状态
D.朱某,12周岁,因智力残疾不能接受义务教育
【答案】:B
8、以下关于以太网交换机转发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交换机的初始MAC地址表为空
B.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后,如果没有相应的表项,则不转发该帧
C.交换机通过读取输入帧中的目的地址添加相应的MAC地址表项
D.交换机的MAC地址表项是静态增长的,重启时地址表清空
【答案】:A
9、经军队师(旅)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批准随军的现役军官家属、文职干部家属、士官家属,随军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驻军所在地()应当接受和妥善安置。
A.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B.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C.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D.劳动就业服务机构
【答案】:C
10、张女士患忧郁症,目前病情稳定,在家康复。但她时常情绪低落,认为自己没有用处,拖累了家人。社会工作者小袁运用认知行为理论为张女士提供服务,希望改善她的情绪和行为状态。此时,小袁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
A.挖掘张女士早期经验以揭示其自责心理的根源
B.帮助张女士发现和理解自身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C.帮助张女士确认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及其对情绪的影响
D.改变张女士所处环境中不利于其发挥潜能的障碍因素
【答案】:C
11、公民有结婚和离婚的自由。下列男方提出离婚的情形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男方在女方怀孕期问提出离婚
B.男方在女方分娩后1年内提出离婚
C.男方在女方中止妊娠后6个月内提出离婚
D.男方在女方失业后3个月内提出离婚
【答案】:D
12、()强调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照顾服务,建立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助互爱关系,以抗衡个人主义和城市化带来的疏离和孤独。
A.地区发展模式
B.社会策划模式
C.社区照顾模式
D.个案工作模式
【答案】:C
13、关于信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信访的主体可以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B.信访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
C.信访只能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反映情况
D.信访主体可以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
【答案】:C
14、根据《收养法》,监护人送养未成年孤儿的,须征得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有抚养义务的人不同意送养,监护人不愿意继续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依法()
A.变更监护人
B.由社会福利机构抚养
C.由有抚养义务的人抚养
D.由有抚养义务的人收养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