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预防与控制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预防与控制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下哪种细菌不属于常见的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
A.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B.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
C.耐碳青霉烯类金黄色葡萄球菌
D.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答案:C
解析:常见的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主要有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如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碳青霉烯类天然耐药,一般不将其列入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范畴。
2.预防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传播最有效的措施是()
A.空气消毒
B.环境清洁
C.手卫生
D.隔离患者
答案:C
解析: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也是预防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传播最有效的措施。空气消毒、环境清洁和隔离患者等措施也很重要,但手卫生是基础。
3.医疗机构发现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患者后,应在多长时间内进行网络直报()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答案:C
解析:医疗机构发现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患者后,应在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4.对于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应单间隔离
B.如无单间,可将同类耐药菌感染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C.可以与开放性伤口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D.病房应限制无关人员出入
答案:C
解析: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患者应单间隔离,如无单间,可将同类耐药菌感染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但不能与开放性伤口患者等免疫力低下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病房应限制无关人员出入。
5.以下哪种消毒剂可有效杀灭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
A.含氯消毒剂
B.乙醇
C.碘伏
D.新洁尔灭
答案:A
解析:含氯消毒剂可有效杀灭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乙醇、碘伏、新洁尔灭等消毒剂对其也有一定的消毒作用,但含氯消毒剂效果更佳。
6.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应先()
A.消毒
B.清洗
C.灭菌
D.毁形
答案:A
解析: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应先消毒,再进行清洗、灭菌等处理。
7.预防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指征
B.尽量避免局部使用抗菌药物
C.可预防性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D.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答案:C
解析: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尽量避免局部使用抗菌药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不建议预防性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以免增加耐药菌产生的风险。
8.以下哪项不是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的传播途径()
A.接触传播
B.空气传播
C.飞沫传播
D.食物传播
答案:D
解析: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等途径传播,一般不通过食物传播。
9.对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护人员,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是()
A.戴口罩
B.戴手套
C.穿隔离衣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对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医护人员应戴口罩、戴手套、穿隔离衣等,做好个人防护。
10.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进行监测,监测内容不包括()
A.感染发生率
B.耐药率
C.患者的经济状况
D.菌株的流行特征
答案:C
解析:医疗机构定期对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进行监测的内容包括感染发生率、耐药率、菌株的流行特征等,患者的经济状况不属于监测内容。
11.以下哪种情况不需要进行手卫生()
A.接触患者前
B.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C.戴手套前
D.脱手套后
答案:C
解析: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脱手套后都需要进行手卫生,戴手套前不需要专门进行手卫生,但要确保手部清洁。
12.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应()
A.直接排入下水道
B.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后排放
C.用碘伏消毒后排放
D.用乙醇消毒后排放
答案:B
解析: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应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后排放,以防止耐药菌传播。
13.预防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病房的物体表面应()
A.每天清洁
B.每周清洁
C.每月清洁
D.只在有明显污染时清洁
答案:A
解析:为预防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病房的物体表面应每天清洁,有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清洁消毒。
14.以下哪种抗菌药物对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可能有效()
A.亚胺培南
B.美罗培南
C.多黏菌素
D.头孢曲松
答案:C
解析: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