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3讲力的合成与分解受力分析.docx

发布:2025-04-11约1.8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市第一中学基于目标达成的教学双驱设计表

课程名称

第3讲力的合成与分解受力分析

课型:£习题课

设计者

备课时间:

计划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合成与分解力;运用矢量三角形。

2.能利用正交分解法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重点

会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合成与分解力

学习难点

数学图形相结合

课时目标

会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合成与分解力;运用矢量三角形

教学流程

具体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必备知识·自主复习

复习回顾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点

学生看一轮复习材料p29

让学生回顾加强基础知识点记忆

任务一(正误辨析)

(1)合力和分力可以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2)两个力的合力一定比其分力大。()

(3)当一个分力增大时,合力一定增大。()

(4)合力与它的分力的作用对象为同一个物体。()

(5)在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时,都能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6)2N的力能够分解成6N和3N的两个分力。()

回顾所学知识,分析处理问题

检验评价知识点的熟悉情况

三、任务二(关键能力·课堂共研)

[例1·合力大小的求解](2023·广东汕头统考)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和F2,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合力为F。当它们的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2F B.22

C.2F D.32

[例3·力的分解]如图所示,用绳AC和BC吊起一重100N的物体,两绳AC、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45°。求绳AC和BC分别对物体拉力的大小。

[例4·力的分解的多解问题](多选)已知力F,且它的一个分力F1跟F成30°角,大小未知,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为33F,方向未知,则F1的大小可能是(

A.3F3

C.23F3

学生限时训练后上讲台讲解

学会通过教材所学知识处理新的问题

会做题会讲解

四、任务三(受力分析)

[例5·单个物体的受力分析](2023·河北保定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乘坐两种电动扶梯,此时两电梯均匀速向上运行,则()

A.甲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甲对扶梯有摩擦力的作用

C.乙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D.乙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例6·多个物体的受力分析]

(2024·河南信阳模拟)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a物体紧挨竖直墙面,与b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它们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一定受到4个力

B.a可能受到3个力

C.a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

D.a与b之间不一定有摩擦力

学生掌握方法;运用方法限时训练后上讲台讲解

学会通过教材所学知识处理新的问题

会做题会讲解

五、任务四“活结—死结”模型

[例7·“活结—死结”模型]如图所示,将三段轻绳相结于O点,其中OA绳的一端拴在墙上,OB绳的下方悬挂甲物体,OC绳跨过光滑定滑轮悬挂乙物体。OC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70°。OA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未知)。若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均为m=2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取sin55°=0.82,sin70°=0.94。则OA绳的拉力约为()

A.16N B.23N C.31N D.41N

[例8·“定杆—动杆”模型]如图甲所示,轻绳AD跨过固定在水平横梁BC右端的光滑定滑轮拴住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ACB=30°;图乙所示的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成30°角,在轻杆的G点用细绳GF拉住一个质量为m2的物体,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图甲中BC对滑轮的作用力为m

B.图乙中HG杆受到绳的作用力为m2g

C.细绳AC段的拉力FAC与细绳EG段的拉力FEG之比为1∶1

D.细绳AC段的拉力FAC与细绳EG段的拉力FEG之比为m

学生掌握方法;运用方法限时训练后上讲台讲解

运用方法限时训练后上讲台讲解

随堂检测

一轮复习教材中的课时作业

课后巩固

一轮复习中的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第3讲力的合成与分解受力分析实验目的:

一、力的合成

二、力的分解

考点一共点力的合成

考点二力的分解

考点三受力分析

考点四“活结—死结”“定杆—动杆”和“绳—弹簧”模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