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工智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的社区实践2025 .pdf

发布:2025-04-10约7.0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工智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的社区实践202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由糖尿病引起视网膜

微血管损害所致的系病变,主要分为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on-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NPDR)和增殖型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后者是DR的

晚期阶段,可导致严重的视力丧失I°DR导致的失明占全球失明患者

的8%~2%,其失明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5倍[2,3,4,5]。截至207

年,中国DR患者已超过3000万,其中70%未接受规范化治疗3]。

针对DR致盲“可防不可治”的特点,«“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

-2025年)》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着重强调了基层医

疗卫生机构在DR筛查能力建设中的关键作用”,8]。研究表明,人工

智能在DR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中具有潜力[9,。]。此外,社区健康服务

中心被视为人工智能DR筛查的重要实施场所,然而,社区医师的DR筛

查能力存在明显不足,因此,当前的DR筛查实践主要由眼科团队主导。

然而,我国的眼科医师资源相对匮乏,全国注册眼科医师仅4.48万,与

糖尿病患者的配比仅为/300。[11],从事眼底医疗服务与研究的医师

则更少,而多地区推行的远程医疗模式需要眼科医师进行影像判读,工作

量大,上级医院的眼科医师往往难以及时完成大量影像解读工作,且人工

判读存在一定经验依赖性[12]o此外,DR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

内分泌科医师制定管理方案,社区医师进行长期管理随访,眼科医师负责

治疗,并且还需要涉及营养、心理、药学等多学科合作[13]O目前仍缺

乏有效的筛查模式和可持续的多学科合作组织架构及运营模式。鉴于此,

深圳市糖尿病防治中心联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专

家,针对社区医疗机构的现状与需求,共同撰写并发布了《社区医疗机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工作流程与管理规范的专家共识(2023版)》[3]。

我们在共识文件的指导下,采用人工智能筛查模式,依托紧密型医联体,

建立了由深圳市糖尿病防治中心统筹、罗湖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导、眼

科提供辅助支持、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具体实施的组织架构,以糖尿病专案

为纽带,推动“眼健康信息化平台、DR筛查和分级诊疗模式”在社区医

疗机构落地[13],以实现DR及时筛查、转诊及随访,有效促进DR医

疗服务模式的革新。现将我们的经验报道如下,以飨读者。

团队组织架构及运作模式

1.组织架构:项目由深圳市糖尿病防治中心统筹规划,罗湖区人民医院内

分泌科担任主导,眼科提供辅助支持,居民健康管理中心下属莲塘和桂园

街道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负责具体实施。两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均具备完整

的筛查条件,截至2023年底,两家分别管理糖尿病的人数达76和

759人,并已参照《糖尿病分级诊疗转诊制度与转诊标准深圳专家共识》

落实糖尿分级管理制度,B级及以上社区医师为DR筛查的主要实施

者[14]O

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眼科负责接诊社区转诊患者,并基于罗湖区智能眼科

阅片中心进行眼底照片质量管理,内分泌科负责制定个性化综合管理方案

以及进行糖尿病专案质量管理。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关系见图,其服务

分别在糖尿病防治中心、罗湖区人民医院及居民健康管理中心(下属社区

健康服务中心)和集团管理部门的管理统筹下进行E13]O实践方案通过

了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文号

2022-LHQRMYY-KYLL-03A)。

2.团队运作模式:社区医师遵循《社区医疗机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工

作流程与管理规范的专家共识(2023版)》标准,采用国家标准化代谢

性疾病管理中心授牌的代谢一体机(2.。版)配置的Topcon免散瞳彩色

眼底照相机进行DR眼底拍摄。拍摄过程中,针对每只眼睛,分别以黄斑

和视盘为中心位置,各拍摄张彩色眼底照片;随后使用人工智能辅助诊

断系统EvisionAI[依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提供]进行筛查,辅助诊

断系统参照美国眼科学会发布的«DR国际临床分级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