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安徽省宿州市省级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质量测试历史试题.pdf
安徽省宿州市省级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12月联考
质量测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
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
规定位置。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
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诗经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大田》
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揜(yān: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据此可
知,出现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土地私有制确立B.诸侯王重视C.铁犁牛耕的出现D.周王室衰微
2.王莽正式称帝后,各地兴复汉室为旗号的武装活动更加活跃。赵国邯郸人王昌诈称是汉成帝之子,
赢得豪强支持;宗室刘玄在“兴复汉室”的旗号下被绿林军拥立为帝:刘秀建立东汉之后,将自己说成
是汉室中兴之主。这些现象说明了()
A.复兴汉室为荣的社会风气已形成B.正统观念对于民族认同有重要引导作用
C.最高统治权力的争夺异常的激烈D.以汉朝为核心的国家认同经受住了考验
3.如表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的几则史料。据此可知,宋代()
材料出处
湖州农户“以蚕桑为岁计”[宋]《嘉泰吴兴志》
严州“谷食不足,仰给他州,唯蚕桑是务”[宋]《严州图经》
“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宋史·食货志》
民卖茶资衣食,与农夫业田无异”
A.经济型作物地位提升B.种植特色作物成为农业主导
C.农业生产普遍商品化D.家庭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结合
4.元朝一改以往王朝仅对云南象征性征收土产的做法,在云南征收秋税和夏税,主要是粮税与矿课、
酒课等实物税。另据《元史·食货二》记载,天历元年,云南行省纳金课184锭、纳银课735锭,所纳
数量居全国之冠。由此可知()
A.云南的赋税征收逐渐制度化B.元朝彻底消除云南地区地方割据的隐患
C.云南成为元朝主要赋税基地D.元朝边疆管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5.下表是明清思想家提出的部分观点归纳表。这些主张()
思想家主张
王守仁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李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资料
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A.具有早期启蒙思想性质B.受到西学东渐现象影响
C.是对明朝空谈亡国反思D.使传统儒学焕发新生机
6.1898年7月16日,李鸿章致其子李经方的信中称:朝廷锐意振兴,讲求变法,近日明诏多由康有
为、梁启超等怂恿而出,但法非人不行,因循衰惫者,岂有任事之才,不过敷衍门面而已。此番言论
反映了变法()
A.触及守旧势力的利益B.没有反帝反封建勇气
C.违背循序渐进的规律D.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
7.1927年3月22日,上海起义工人成功驱逐了市内的军阀势力,但由于帝国主义严密把守租界,起义工
人未能将其收回:两日后,以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