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原卷版).docx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凉山州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二年级考试试题
生物试卷
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为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③④的渗透压90%以上来自Na+和K+
B.②③中CO2浓度关系应该是②③
C.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会使图中③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D.正常人②中pH为7.35~7.45,参与调节的缓冲对主要是H2CO3/Na2CO3
2.针刺手指,人会快速拾手避开,并有刺痛感,下图①~⑤表示完成该反射的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刺激①处手会抬起,属于非条件反射
B.看到钉子害怕被刺而抬手,属于条件反射
C.电激④处能完成抬手反射,但不会产生刺痛感
D.若有刺痛感却无抬手避险动作发生,则④处可能受损
3.乙酰胆碱是一类兴奋性神经递质,某种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活性受抑制。如图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其中a、b均为细胞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轴突膜②状态由Na+内流造成,该过程要消耗ATP
B.处于④与⑤之间的轴突膜正在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中
C.若b为肌细胞膜,使用该种有机磷农药,则会产生肌肉持续收缩的中毒现象
D.当兴奋传至a处,会引起突触小泡向a移动,并释放神经递质,通过b进入另一个神经元,从而引起兴奋或抑制
4.人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变化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一个人从常温环境进入0℃寒冷环境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进入寒冷环境后会不自觉发生颤抖,该过程属于条件反射
B.与常温环境相比人,在0℃寒冷环境中产热量会增加而散热减少
C.皮肤感受器接受寒冷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产热散热
D.在体温调节中枢形成冷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5.梅尼埃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眩晕、听力下降,并伴有内耳淋巴水肿。检测正常人及该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中相关激素水平的结果如表,临床上常用利尿剂(促进尿液产生)进行治疗。下列关于该病患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抗利尿激素浓度/(ng.L-1)
醛固酮浓度(ng.L-1)
正常对照组
19.83
98.40
急性发病组
24.93
122.82
A.内耳的听觉感受细胞生存的内环境稳态失衡会影响听力
B.发作期抗利尿激素水平的升高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醛固酮的分泌可受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调控
D.急性发作期使用利尿剂治疗同时应该保持高盐饮食
6.人体健康与免疫调节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
B.浆细胞在受到抗原刺激后能合成分泌相应的抗体,特异性的与抗原结合
C.初次接触过敏原的人,一般不会发生免疫反应
D.巨噬细胞缺陷的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都将受到影响
7.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二次免疫反应,c为抗体,则b表示的浆细胞只能由记忆B细胞产生
B.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抗原呈递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c为B细胞,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
C.如果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和e为同一种物质
D.如果该图表示机体中的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只能单向传递
8.下图是关于胚芽鞘向光性及其相关实验示意图,M、N是琼脂块,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下生长素只进行横向运输
B.分析可知,生长素含量MN与单侧光照作用于尖端有关
C.芽、幼叶和发育中的种子都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
D.M侧生长较慢,N侧生长较快,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的特性
9.某实验小组探究一定浓度的α-萘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对棉花主根长度及单株侧根数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A和KT是植物自身产生的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B.甲、乙、丁组实验结果比较,说明KT能增强N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