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劳务派遣协议模板2024年版版A版.docx

发布:2025-04-08约3.6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甲方:XXX乙方:XXX20XXCOUNTRACTCOVER专业合同封面RESUME

甲方:XXX

乙方:XXX

20XX

COUNTRACTCOVER

专业合同封面

RESUME

PERSONAL

劳务派遣协议模板2024年版版A版

本合同目录一览

1.劳务派遣协议概述

1.1协议主体及定义

1.2协议标的及范围

1.3协议的生效、变更和解除

2.劳务派遣单位义务

2.1派遣岗位及人员要求

2.2派遣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2.3派遣人员的工资、福利和保险

3.接受单位义务

3.1接收派遣人员的工作安排

3.2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3.3对派遣人员的考核和评价

4.派遣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4.1派遣人员的招聘和选拔

4.2派遣人员的工资和晋升

4.3派遣人员的劳动保护和福利

5.合同期限和费用

5.1协议期限

5.2派遣费用及支付方式

5.3费用调整和结算

6.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

6.1违约行为及责任

6.2争议解决方式及程序

7.保密条款

7.1保密信息的范围和内容

7.2保密信息的保护措施及期限

8.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

8.1协议的适用法律

8.2争议解决方式及程序

9.其他条款

9.1协议的修改和补充

9.2协议的解除和终止

9.3协议的继承和转让

10.合同的签署和生效

10.1签署时间和地点

10.2协议的生效条件

11.附件

11.1派遣人员名单

11.2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12.签字页

12.1劳务派遣单位代表签字

12.2接受单位代表签字

13.日期

13.1签署日期

14.编号

14.1协议编号

第一部分:合同如下:

第一条劳务派遣协议概述

1.1协议主体及定义

1.2协议标的及范围

本协议的标的为派遣单位向接收单位提供符合约定条件的劳动者,用于接收单位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活动。派遣单位的义务是根据接收单位的需求,提供符合岗位要求的劳动者;接收单位的义务是接收并合理使用派遣员工,按时支付派遣费用。

1.3协议的生效、变更和解除

本协议自双方代表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协议生效后,双方应严格遵守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如双方同意变更或解除协议,应签订书面变更协议或解除协议,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

第二条劳务派遣单位义务

2.1派遣岗位及人员要求

派遣单位应根据接收单位的需求,提供符合岗位要求的劳动者。在派遣员工前,派遣单位应对员工进行必要的背景调查、资格审查和能力评估,确保员工具备胜任岗位的能力。

2.2派遣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派遣单位应对派遣员工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包括企业文化、岗位职责、法律法规等内容。同时,派遣单位应建立健全派遣员工的管理制度,确保员工遵守接收单位的规章制度。

2.3派遣人员的工资、福利和保险

派遣单位应按时足额支付派遣员工的工资、奖金及加班费等。派遣员工的福利和保险按照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派遣单位应为派遣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并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条接受单位义务

3.1接收派遣人员的工作安排

接收单位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安排派遣员工的工作岗位,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指导和支持。

3.2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接收单位应确保派遣员工在符合安全、健康的前提下,享有与本单位员工同等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3.3对派遣人员的考核和评价

接收单位应对派遣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和评价,并为派遣员工的晋升、培训等提供机会。

第四条派遣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4.1派遣人员的招聘和选拔

派遣员工享有平等的招聘、选拔机会,并根据个人能力、岗位需求等因素,公平竞争工作岗位。

4.2派遣人员的工资和晋升

派遣员工的工资、奖金及晋升等,应根据派遣单位的规定和接收单位的需求予以确定。

4.3派遣人员的劳动保护和福利

派遣员工享有国家规定的劳动保护、福利待遇,包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第五条合同期限和费用

5.1协议期限

本协议自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年。协议期满后,如双方无异议,本协议自动续签。

5.2派遣费用及支付方式

派遣单位应按照约定的标准和期限,向接收单位支付派遣员工工资、福利等费用。具体费用及支付方式,双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补充协议中予以明确。

5.3费用调整和结算

如遇国家政策调整、市场变化等因素,双方可协商调整派遣费用。费用结算按照双方约定的时间、方式和账户进行。

第六条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

6.1违约行为及责任

双方应严格遵守本协议的约定,如一方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对方因此造成的损失。

6.2争议解决方式及程序

双方在履行协议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