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科学神奇的雪教案7篇.docx

发布:2025-04-12约9.77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科学神奇的雪教案7篇

通过合理的教案设计,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不断实践和改进教案,教师能够培养出更强的教学能力,最终实现教育的理想效果,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科学神奇的雪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科学神奇的雪教案篇1

教案目的:

1、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能变成冰,也能变成水蒸气。

2、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观察实验的基本方法。

教案准备:

1、一只盛有少量水的烧杯(划有红色线、要求有颜色的水)酒精灯、一杯热水。

2、小块冰若干,盛有热水的保温杯。

4、《小水滴旅行记》的课件。

5、课前准备:幼儿在家做水结冰的实验。

教案流程:

一、活动导入。

师:出示冰。(幼儿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幼:冰、我在家里也和爸爸妈妈做了。

师:对,这是你们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还记得你们是用什么做的吗?

幼:知道。

师:那谁来告诉我,你们是怎么做的?

幼儿回忆制作的过称和方法。

教师小结:恩,对。水可以变成冰、变成冰花、冰雕。看老师手里的图片,漂亮吗?老师放出示图片。

得出结论:水可以变成冰。

二、操作部分。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水可以变成冰、变成冰花、冰雕。那你们知不知道冰可以变成什么呢?

幼:水

师:那小朋友们怎样才能让他们变成水呢?谁来告诉我?

幼:用热水、冷水、太阳、手、火等方法。由于时间和操作的可行性,老师采用手捂得方法验证(先让一个说用手的小朋友示范,老师旁边指导。再让其他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尝试并感受有冰变水的过称)并记录。

师:小朋友们,现在冰变成了什么?

幼:水

师:你们真聪明,那有没有谁愿意告诉我你的手现在是什么感觉?

幼:很凉快,冰冰的

师:恩,老师的手也冰冰的,小朋友摸摸身边小朋友的手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再摸摸自己的小脸,有什么感觉?是手冷还是小朋友的脸冷?

幼:手冷

师:你们的小手为什么冷呢?

幼:我们刚刚摸冰的

师:对,我们的手刚刚摸了冰,现在冰吸收了我们手的温度变成水了。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水神奇吗?

幼:神奇

得出结论:冰可以变成水。(在一定的温度基础上)

师:恩,神奇水宝宝可真调皮,一会儿变成冰,一会儿又变成了水。可是你们猜猜如果老师继续加热水宝宝,它还会变成什么呢?

幼儿猜测结果。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

幼:想

师:看,老师前面的杯子。仔细看啊。

教师演示实验:点燃酒精灯,将盛热水(水是有颜色的,这样便于幼儿观察)的烧杯放在三脚架上燃烧,要求幼儿观察水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水有了什么变化了没?那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烧开水、煮饭等)

师:你们说水神奇不?

教师小结:水还可以变成水蒸气。

三、欣赏故事课件《小水滴旅行记》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水还有什么神奇的变化?

游戏活动:幼儿在太阳下做冰变水的实验。

家园共育:家长与幼儿一起探讨水的作用。

日常生活:了解生活中水的变化。

区域活动:

1、溶解组:把盐、糖放进水里搅拌后,它怎么不见了?

2、沉浮组:把东西放在水里,有什么不同现象?

3、流动组:为什么小篮子装不住水?

4、冲力组:为什么把水浇在水车上,它就会转?

科学神奇的雪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科学小实验,发现盐可以帮助毛线将冰块吊起来的秘密。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及探究精神。

3、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冰块(数量充足,呈方形,大小均匀)毛线若干(剪成30厘米长)盐。

2、放冰块的托盘,小勺、小毛巾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冰块,引出问题。

1、请小朋友摸摸冰块,回忆冰能融化成水,水能结成冰的特性。

2、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冰块吊起来?

部分幼儿:用毛线将冰块绑起来,然后就吊起来了。

3、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不用毛线把冰块绑起来,就能把它吊起来呢?

二、小实验:神奇吊冰。

1、引题:老师给小朋友来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

2、师演示:将毛线放在冰块上,然后洒上盐,用手压一会儿,就把冰块吊起来了。

3、老师是怎么把冰块吊起来的,是谁帮的忙呢?

幼儿讨论后,教师小结:对了,是盐在帮忙,因为盐可以降低冰的温度,使融化了的冰还能再结成冰,所以我们用毛线把冰块吊起来了。

三、幼儿探索操作。

1、提醒幼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