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封管技术的研究新进展.pdf
PICC封管技术的研究新进展
摘要】PICC因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导管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已在临床上广
泛应用,封管技术是确保中心静脉导管通畅、预防血栓形成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的
关键环节。本文从封管液的选择、封管液的浓度、剂量等方面综述近年来的进展,
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PICC封管技术肝素稀释液
【中图分类号】R608【文献标识码】A【文章
编号】1672-5085(2014)08-0267-02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
PICC)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科学、有效的静脉输液途径,不仅减轻了患者反复
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能减少药物输注的不良并发症,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
[1]。特别在肿瘤患者中,PICC置管率达80%~90%[2]。但由于PICC导管细长,导
管堵塞发生率可高达21.3%[3]。因此,采取措施预防导管堵塞十分重要[4]。封管
是预防导管堵塞的重要环节,封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PICC留置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5]。然而,现各家医院均没有统一的封管标准。近年来,
国内许多护理学者运用不同的封管技术作了大量的研究。现将其研究结果综述如
下。
1.封管液的选择与浓度
封管液的选择应依据导管类型、产品说明书、输注液体、患者过敏史等进行
选择[6]。
1.1使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
肝素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凝药物之一,也是目前最常用于PICC封管液的
药物[7]。肖彩琼实验证明,使用20ml肝素钠稀释液(25U/ml)封管堵管率为
11.4%,而使用20ml生理盐水封管堵管率为48.6%,血栓形成率明显提高[8]。对
于肿瘤患者,袁玲[9]报道,与使用10ml肝素钠稀释液(125U/ml)相比,使用
10ml生理盐水封管堵管率高。
1.1.1肝素封管液的浓度
虽然肝素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凝药物之一,但对于PICC肝素封管液的具
体浓度尚无明确规定。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颁布的《输液治疗
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中推荐的肝素封管液浓度为10~100U/ml[13]。目前
较为统一的认识为肝素浓度因人而异,使用不影响病人凝血功能的最低肝素浓度,
但胡化刚等[10]调查后发现未见某科室使用多种肝素浓度封管液的现象出现,至
于血凝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多少浓度的肝素稀释液也无共识。张婷等[12]通过研究
发现50U/ml与100U/的肝素液浓度无明显差异,但两者与25U/的浓度比较
差异却有显著性,故建议50U/的肝素盐水可用于PICC。周晓蓉等[7]对340例
患者根据血液监测结果分为低凝血、正常凝血和高凝血三组,并分别随机采用3
种不同肝素浓度导管封管液封管,得出低凝血、正常凝血、高凝血状态患者的封
管液肝素浓度可分别选择生理盐水、12.5U/ml、25U/ml。
1.2使用生理盐水封管
生理盐水是维持人体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的重要物质,与体内水盐平衡机
体血液循环关系密切,用其封管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
少感染的机会,并有效避免肝素钠盐水封管的不良反应[14]。谭莲等[15]指出,对
于凝血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可以采用生理盐水封管。
1.3使用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封管
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内的预冲液为生理盐水,符合机体内环境,对血管刺激小。
其冲、封管过程中的正压作用,消除了因使用普通注射器所造成的导管腔内回血,
可降低血凝性导管堵塞的发生率,且省去配制封管液的操作,可减少感染机会。
1.4使用尿激酶封管
目前,尿激酶在PICC的应用主要用于血液堵塞管腔(24h内)后的溶栓通管
[16]。
2.封管液的剂量
封管液的剂量各报道不一,一般在3~20ml。为达到适当肝素化,美国静脉
输液护理学会(INS)推荐封管液量应为2倍于导管+辅助延长管容积。通常成人
为1~2ml,小儿为0.5~1ml[11]。
3.封管的速度
有研究显示[20],以小于10ml/min的速度缓慢推注封管液,可以显著降低静
脉炎的发生率;另外,推注封管液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