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理综(物理)考试练习题及答案卷.docx

发布:2025-04-11约4.52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考理综(物理)考试练习题及答案卷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

B.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D.物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答案:C

解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不是增加的速度,A错误,C正确;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B错误;物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比如竖直上抛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D错误。

2.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恒定的拉力F作用,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后,撤去拉力F,物体又经过时间2t停止运动。则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A.F/2

B.F/3

C.2F/3

D.3F/4

答案:B

解析:设物体的质量为m,摩擦力大小为f。在拉力F作用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ma?,经过时间t的速度v=a?t;撤去拉力F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又因为0=va?×2t,将v=a?t代入0=va?×2t得a?t=a?×2t,即a?=2a?。由Ff=ma?,f=ma?且a?=2a?,可得Ff=2f,解得f=F/3。

3.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几个与水平面平行的力作用下静止在水平面上,在t=0时刻,将其中一个力从F增大到3F,其它力不变,则在t=t?时刻,该力的功率为()

A.4Ft?2/m

B.6Ft?2/m

C.8Ft?2/m

D.12Ft?2/m

答案:B

解析:物体原来静止,合力为零,当一个力从F增大到3F时,合力F合=3FF=2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可得加速度a=2F/m。在t=t?时刻,物体的速度v=at?=2Ft?/m。此时该力(大小为3F)的功率P=3Fv=3F×(2Ft?/m)=6Ft?2/m。

4.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振动的频率是4Hz

B.在10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cm

C.第4s末质点的速度为零

D.在t=1s和t=3s两时刻,质点的位移相同

答案:B

解析:由图象可知,周期T=4s,频率f=1/T=0.25Hz,A错误;振幅A=2cm,10s内包含2.5个周期,一个周期内质点经过的路程为4A,所以10s内经过的路程s=2.5×4A=2.5×4×2cm=20cm,B正确;第4s末质点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C错误;在t=1s和t=3s两时刻,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错误。

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n?=2∶1,原线圈接在有效值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R=55Ω的负载电阻,则()

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110V

B.原线圈中的电流有效值为2A

C.副线圈中电流的最大值为2A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220W

答案:A

解析:根据变压器电压比公式U?/U?=n?/n?,已知U?=220V,n?∶n?=2∶1,可得U?=U?n?/n?=220×1/2V=110V,A正确;副线圈电流I?=U?/R=110/55A=2A,根据电流比公式I?/I?=n?/n?,可得I?=I?n?/n?=2×1/2A=1A,B错误;副线圈中电流的最大值I?m=√2I?=2√2A,C错误;变压器的输入功率P?=P?=U?I?=110×2W=220W,D错误。

6.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每根导轨每米的电阻为r?=0.1Ω/m,导轨的端点P、Q用电阻可忽略的导线相连,两导轨间的距离l=0.20m。有随时间变化的匀强磁场垂直于桌面,已知磁感应强度B与时间t的关系为B=kt,比例系数k=0.020T/s。一电阻不计的金属杆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在滑动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在t=0时刻,金属杆紧靠在P、Q端,在外力作用下,杆以恒定的加速度a=0.4m/s2从静止开始向导轨的另一端滑动。则在t=5.0s时金属杆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A.1.2×10?3N

B.1.6×10?3N

C.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