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闪光对焊焊接施工工艺_secret.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钢筋闪光对焊焊接施工工艺
钢筋闪光对焊焊接是利用对焊机使两段钢筋接触,通以低电压的强电流,把电能转化为热能,当钢筋加热到一定程度后,立即施加轴向压力挤压(称为顶锻),使形成对焊接头。本工艺具有改善结构受力性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和质量,施工快速,节约钢材,降低成本等优点。本工艺适用于Ⅰ~Ⅳ级钢筋接长及预应力钢筋与螺丝端杆的对焊焊接。
一、施工准备
(一)材料要求
钢筋用Ⅰ~Ⅳ级各种规格钢筋,具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经物理性能检验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二)主要机具设备
常用对焊机有UNl-25、UNl-50、UNl-75、UNl-100、IJNI-150、UNl7-150-1等型号,根据钢筋直径和需用功率选用。
(三)作业条件
(1)对焊机检修完好,对焊机容量、电压,符合要求并符合安全规定。
(2)电源已具备,电流、电压符合对焊要求。
(3)钢筋焊接部位经清理,表面平整、清洁,无油污、杂质等。
(4)操作人员经培训、考核,可持证上岗。
二、施工操作工艺
(1)根据钢筋品种、直径和所用对焊机功率大小,可选用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闪光—预热—闪光等对焊工艺。对于可焊性差的钢筋,对焊后宜采用通电热处理措施,以改善接头塑性。
①连续闪光焊
工艺过程包括:连续闪光和顶锻。施焊时,先闪合一次电路,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促使钢筋间隙中产生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两钢筋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过程。当闪光达到规定程度后(烧平端面,闪掉杂质,热至熔化),即以适当压力迅速进行顶锻挤压,焊接接头即告完成。本工艺适于对焊直径18mm以下的Ⅰ~Ⅲ级钢筋。
②预热闪光焊
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顶锻。施焊时,先一次闪光,将钢筋端面闪平;然后预热,方法是使两钢筋端面交替地轻微接触和分开,使其间隙发生断续闪光来实现预热或使两钢筋端面—直紧密接触,用脉冲电流或交替紧密接触与分开,产生电阻热(不闪光)来现实预热。二次闪光与顶锻过程同连续闪光。本工艺适于对焊直径20mm以上的Ⅰ~Ⅲ级钢筋及Ⅳ级钢筋。
③闪光—预热—闪光焊
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锻。施焊时,首先一次闪光,使钢筋端部闪平,然后预热,使两钢筋端面交替地轻微接触和分开,使其间隙发生断续闪光来实现预热;二次闪光与顶锻过程同连续闪光焊。本工艺适于对焊直径20mm以上Ⅰ~Ⅲ级钢筋及Ⅳ级钢筋。
④焊后通电热处理
方法是焊毕松开夹具,放大钳口距,再夹紧钢筋。焊后停歇30~60s,待接头温度降至暗黑色时,采取低频脉冲通电加热(频率0.5~1.5次/s,通电时间5~7s)。热至550-600~C呈暗红色或桔红色时,通电结束;松开夹具,即告完成。本工艺适于对焊45硅锰钒钢。 .
(2)为保证质量,应选用恰当的焊接参数,包括:闪光留量、闪光速度、顶锻留量、顶锻速度、顶锻压力、调伸长度及变压器级次等,如采用预热闪光焊还需增加预热留量。常用Ⅰ、Ⅱ、Ⅲ、,Ⅳ级钢筋连续闪光对焊参数见表6—2—15和表6—2—16,可根据钢筋级别、直径、焊机特性、气温高低、实际电压以及所选焊接工艺等进行选择,在试焊后修正。一般闪光速度开始时近于零,而后约lmm/s,终止时约1.5~2mm/s顶锻速度开始的0.1s应将钢筋压缩2~3mm,而后断电并以6mm/s的速度继续顶锻至结束;顶锻压力应足以将全部的熔化金属从接头内挤出。
表6—2—15 1级钢筋连续闪光对焊参数
钢筋直径
(mm) 调伸长度
(mm) 闪光留量
(mm) 顶锻留量(mm) 总留量
(mm) 变压器级次
(UN1-75) 有电 无电 10
12
14
16
18 1.25
1.0
1.0
1.0
0.75 8
8
10
10
10 5
1.5
1.5
1.5
1.5 3
3
3
3
3 12.5
12.5
14.5
15
15 Ⅲ
Ⅲ
Ⅲ
Ⅳ
Ⅳ 注 :①d为钢筋直径;
②Ⅱ~Ⅲ级钢筋连续闪光焊参数也可参考该表,但调伸长度宜为1.25~1.5d;
③采用其他型号对焊机时,变压器级次通过试验后确定。
表6—2—16 Ⅱ、Ⅲ、Ⅳ级钢筋预热闪光对焊参数
钢筋级别 钢筋直径
(mm) 调伸长度(mm) 闪光及预热留量(mm) 预锻留量(mm) 总留量 变压器级次(UN1-75) 一次闪光 预热 二次闪光 有电 无电 Ⅱ、Ⅲ 20
22
25
28
32
36 15d
1.5d
1.25d
1.25d
1.0d
1.0d 2+
3
3
3
3
3+ 2
2
4
5
6
7 6
6
6
7
8
8 1.5
1.5
2.0
2.0
2.5
3.0 3.5
3.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