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第六章 《几何初步》专题.pptx

发布:2025-04-10约8.05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综合专题讲解第六章几何图形初步

专题目录专题一: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问题专题四:动角问题专题二:动点问题专题三:三角板与钟表中的角度问题

◆类型一找相对面问题一、回顾知识点专题一: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问题“一”字形“Z”字形

例1(广东韶关期末)如图,是正方体的一种展开图,其每个面上都标有一个汉字,则在原正方体中,与“若”字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A.有 B.必C.召 D.回B若有战召必回

练一练1.(重庆巴蜀中学期末)如下图,若要使图中的平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x-y=_____.123xy2分析:x=-1,y=-3,所以x-y=2.

◆类型二展开图与正方体对应问题例2如图所示,正方体的展开图为( )A. B.C. D.○=○=○=○=A开口部分对着圆

练一练2.下面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折叠后的正方体是( )A. B.C. D.B每条线都指着三角形每条线不相连总结找重合的边,注意每一面的图案方向.

专题二:动点问题◆类型一无速度动点问题例3如图,已知B是线段AC上的一点,M是线段AB的中点,N是线段AC的中点,P为NA的中点,Q是AM的中点,则BN∶PM等于( )A.1 B.2 C.3 D.4ACBMNPQxx2xyy2y分析:BN=AB-AN=4x-2yPM=AM-AP=2x-yB

例4如图,O为原点,A表示的数为-1,B表示的数为3,数轴上有一点P,若AP+BP=5,求P点表示的数.AOB-13PPP解:因为A表示的数为-1,B表示的数为3,①当点P在点A左边时,AP+BP=AP+AB+AP=AB+2AP=5,所以AB=3-(-1)=4.②当点P在点A、B中间时,AP+BP=AB=4(舍)解得AP=0.5,所以P表示的数为-1.5.③当点P在点B右边时,同理可得P表示的数为3.5.综上所述,P点表示的数为-1.5或3.5.

AOB-13解:设P点表示的数为x.因为A表示的数为-1,B表示的数为3,所以AP=|x-(-1)|=|x+1|,BP=|x-3|.因为AP+BP=5,所以|x+1|+|x-3|=5,解得x=-1.5或x=3.5.所以,P点表示的数为-1.5或3.5.

总结未告诉速度的动点问题问题特征:点的位置不确定或任意方法:①几何法:画图并分类讨论将线段长设为未知量②数轴法:将点所表示的数设为未知量

练一练3.如图,点C、D是线段AB上任意两点,点M是AC的中点,点N是DB的中点,若AB=a,MN=b,则线段CD的长是( )A.2b-a B.2(a-b) C.a-b D.(a+b)ABCDNMA分析:CM+DN=AM+BN=AB-MN=a-b,CD=MN-(CM+DN)=b-(a-b)=2b-a.

◆类型二有速度动点问题例5如图,P是线段AB上任一点,AB=12cm,AP=8cm,C、D两点分别从P、B同时向A点运动,且C点的运动速度为2cm/s,D点的运动速度为3cm/s,运动的时间为ts.(1)运动1秒后,求CD的长;ABPDC追及问题解:因为AB=12cm,AP=8cm,所以CD=4-(3-2)×1=4-1=3cm.所以PB=AB-AP=12-8=4cm,【跳转至几何画板】

(2)当D在线段PB运动上时,试说明AC=2CD;ABPDC方法一:解:由题意,得CP=2t,BD=3t.因为AB=12cm,AP=8cm,所以AC=8-2t,CD=12-3t-(8-2t)=4-t,所以AC=2CD.

方法二:以A为原点向右为正方向1cm为单位长构造数轴,由题意,得A:0,P:8,B:12,C:8-2t,D:12-3t.(2)当D在线段PB运动上时,试说明AC=2CD;ABPDC所以AC=8-2t,CD=12-3t-(8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