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201T 61-2024粳稻大田用种贮藏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4-06约2.3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01CCSB08

2201

长春市地方标准

DB2201/T61—2024

粳稻大田用种贮藏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fieldseedsstorageofjaponicapaddy

2024-12-30发布2025-02-07实施

长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2201/T6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长春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长春市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单洪波、张玉新、徐哲明、黄小萱、李壮、张凯、侯小超、陈丽红、金玄吉、徐长营、孟繁君、杨凯。

DB2201/T61—2024

2

粳稻大田用种贮藏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粳稻大田用种贮藏的程序,规定了种子库要求、入库准备、入库、贮藏阶段的操作指示,描述了记录与档案的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粳稻大田用种的贮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43.2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扦样

GB/T3543.4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GB/T3543.6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7415农作物种子贮藏

NY/T4152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规范低温种质库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贮藏流程

贮藏流程见图1。

3

DB2201/T61—2024

1种子库要求(见第5章)

1种子库要求(见第5章)

2.1种子处理(见6.1)

2.2种子质量(见6.2)

4.2.1检测点设置(见8.2.1)

4.2.2定期检测项目(见8.2.2)

4.2.3不定期检测项目(见8.2.2)

4贮藏(见第8章)

4.3.1结露(见8.3.1)

4.3.2发热(见8.3.2)

4.3.3虫害(见8.3.3)

4.1条件(见8.1)

4.2种情检测(见8.2)

4.3种情处理(见8.3)

2入库准备(见第6章)

3入库(见第7章)

图1粳稻大田用种贮藏技术流程图

5种子库要求

应符合NY/T4152的规定。

6入库准备

6.1种子处理

种子收获、脱粒后,进行精选、装袋。

6.2种子质量

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

7入库

7.1按不同品种、产地分别堆放。每个堆垛应标明堆号、品种、产地、重量和入库时间。

7.2采用非字型或半非字型堆垛法。堆垛时袋口向里,堆垛的方向应与仓库的门窗通道平行,垛与垛距离≥1m,垛与地面距离≥0.2m,垛与墙面距离≥1m,垛与库顶距离≥0.5m。

8贮藏

8.1条件

4

DB2201/T61—2024

温度≤20℃,湿度≤60%。

8.2种情检测

8.2.1检测点设置

将每垛分为上、中、下三层,在每层中心和四角设检测点。

8.2.2定期检测项目

定期检测项目见表1。

表1定期检测项目表

项目

频率

方法

库内外温度、湿度

每天1次

使用温、湿度自动记录仪记录。

种子温度

每天1次

使用曲柄温度计(米温计)或遥控温度

仪检测。

种子含水量

每2个月1次

GB/T3543.6

种子发芽势、发芽率

每2个月1次

GB/T3543.4

虫害

种子温度13℃~20℃,每15d检测1次

采用虫筛筛理采集的种子样品,筛出种

子外部害虫、拣出筛上的害虫合并计数,

结果以每千克样品筛出活的害虫头数表

示,即为害虫密度。

种子温度13℃以下,每月检测1次

8.2.3不定期检测项目

对下列项目不定期进行检测:

a)对种子色泽、气味进行感官检测;

b)观察种子堆表面、墙壁边角、门窗等部位种子是否出现霉变现象;

c)高温高湿天气、高寒天气随时检测种子温度及种子库内温湿度;

d)阴雨天随时检查种子库是否漏雨、渗水;

e)随时观察种子库内虫、鼠活动迹象。

8.3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