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生儿PICC置管及并发症.ppt

发布:2025-04-09约2.9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静脉炎处理静脉炎分级:1998年INS(IntravenousNursingSociety)分级1+疼痛、红或肿2+疼痛、红、红肿、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见红色条纹3+疼痛、红、红肿、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见红色条纹、静脉变硬、条索可能的原因在导管穿刺过程中静脉壁受到的刺激(物理性静脉炎)(与穿刺技术有关)在小静脉内放置过大的或材料过硬的导管,持续刺激静脉内皮(与材质有关)通过尖端不在中心静脉内的导管输入刺激性药物(化学性静脉炎)(与输注药物有关)穿刺前介绍穿刺程序、应用目的、使用好处,做好心理护理,降低应激反应的强烈程度01穿刺中保持与病人的良好交流02接触导管前冲洗干净附于手套上的滑石粉03将导管充分地浸泡在生理盐水中04送管中动作轻柔,尽量匀速运动05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01活动的优势:促进静脉回流活动的劣势:增加导管活动的几率,增加摩擦刺激原则:避免大幅度活动,活动量因人而异置管后3天内的活动:02抬高患肢减少活动,避免肘关节活动适当增加手指的精细、灵巧活动静脉炎症状发生后的活动与机械刺激性静脉炎相关的病人活动LOGO新生儿PICC置管及并发症适应症缺乏血管通道,或倾向如:低体重儿高渗性或粘稠性液体,如TPN输液泵或压力输液需长期治疗如营养不良注意:PICC不应作为最后采取的方法,一些情况下应作为建立静脉通道的首选方法。禁忌症预穿刺点皮肤有感染不能确认静脉严重出血性疾病预穿刺侧有外伤史或手术史输液速度受限,难以满足急救、临时血液透析等要求01中心静脉压的测量准确性较低02有产生静脉炎的可能03对输液压力有一定限制04PICC的局限性难固定,普通静脉通道保留时间短01经微小静脉输液可引起浸润和外渗而致医源性损伤02输入液体渗透压受限制03新生儿反复穿刺并发症多:缺氧、体温不恒定或感染等04护理工作量大05新生儿输液常见问题保证了静脉的通畅性,大大提高了早产儿、低体重儿的救治率方便的提供低体重儿静脉营养,顺利过渡到胃肠道喂养,减少住院时间避免了反复穿刺所造成的感染等并发症,减少人为的过度刺激,降低氧和能量的消耗PICC解决了新生儿输液的难题STEP01STEP02可选择的静脉多: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腋静脉等PICC在新生儿中能广泛应用的原因?血管选择首选:贵要静脉第二选:正中静脉头静脉第三选:腋静脉、头皮静脉第四选:颈外静脉新生儿PICC置管途径的比较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经脉桡静脉腋静脉颞浅静脉并发症有1034710无22544104拔管正常26657104非正常623410PICC头部置管照片方法Ⅰ:是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右胸锁关节;组③是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隙方法Ⅱ:是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右胸锁关节+1cm方法Ⅲ:从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肱骨小结节,再至颈静脉切迹,然后垂直向下至胸骨角020103插管长度的确定(上腔静脉)01病人准备:血管条件及全身状况的评估03核对医嘱:医嘱中应该包括置管后的胸部X线检查。04用物:新生儿除插管用物外应连接监护设备及急救物品.必要时术前可使用镇痛药(如吗啡、芬太尼).02向家属解释操作过程,取得病人的同意。签署置管同意书05注意保暖:新生儿在红外线辐射台上进行PICC操作——穿刺前的准备对于年龄2个月的婴儿不建议使用氯已定(洗必泰)消毒皮肤避免对新生儿使用碘酊,因为它对新生儿甲状腺有潜在影响按照无菌原则消毒穿刺点,75%酒精棉棒×3次,范围为整侧肢体,再以2%碘伏棉棒×3次消毒操作要点(穿刺点的消毒)操作要点(固定)应根据穿刺部位(如肘关节或腕关节)选择不同型号的臂板保证肢体处于功能位保证患儿的末梢循环通畅也可采用Seldinger(导丝)方式放置穿刺进入静脉放置导丝至预定位置,撤去穿刺针沿导丝放置导管/可撕裂鞘/组织扩张器撤去导丝和组织扩张器(新生儿可不使用组织扩张器)穿刺方法二(配有导丝的巴德产品可用)01病人外周血管条件差却又必须置管时,可考虑静脉切开。除非必要,不可常规通过血管切开(cutdown)的方法留置导管。CategoryⅠA02穿刺方法三护理0201-沖管液的最小量为导管和附加装置容量的2倍-使用不含防腐成分的生理盐水-肝素盐水浓度:1~10U沖管-穿刺后24h更换,以后每7天更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