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中压型金属板进场检验技术交底.docx
钢结构工程中压型金属板进场检验技术交底
一、编制依据
1.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2020(主控项目及验收流程)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表面处理要求)
–《建筑用压型钢板》GB/T12755-2008(规格及性能指标)
–《低温环境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JGJ/T104-2011(抗冻胀措施)
二、检验内容及要求
1.规格尺寸与允许偏差
–检验项目:长度、宽度、波高、波距、侧向弯曲、横向剪切偏差等。
–允许偏差:
?波距±2.0mm,波高±1.5mm(截面高度≤70mm时)或±2.0mm(截面高度>70mm);
?板长偏差±9.0mm,横向剪切偏差≤6mm。
–检验方法:钢尺、角尺、拉线量测,每种规格抽查5%且不少于10件。
2.镀层/涂层厚度及防腐性能
–镀层要求:基板镀锌量≥275g/m2(双面),涂层干膜厚度≥20μm(需通过称重法或磁性测厚仪验证)。
–防腐性能:
?涂层无肉眼可见裂纹、剥落、擦痕,通过划格法测试附着力≤1级(GB50205-2020);
?低温环境下,涂层需通过-20℃冻融循环试验,无开裂、剥离现象。
–检验方法:目视检查结合10倍放大镜,涂层厚度抽检5%且不少于3件。
3.材料性能复验
–复验范围:进口钢材、混批钢材、设计有特殊要求的压型板。
–检测项目: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及锌层附着力(低温抗冻胀适应性)。
4.低温环境专项检验
–抗冻胀性能:
?基板及涂层需提供-20℃低温延展性试验报告,确保冻胀应力下无脆性断裂;
?防水密封材料(如泛水板、包角板)需满足低温柔韧性(折弯180°无裂纹)。
–检验方法:随机取样送检,冻融循环试验(-20℃~20℃,10次循环)。
三、检验流程
1.资料核查
–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含材质证明、镀层/涂层检测报告、低温性能报告)。
–确认产品标识与设计要求一致(规格、材质、生产批次)。
2.现场检验
–外观质量:表面平整无锈蚀、麻点、划痕,镀层均匀无漏涂;
–尺寸抽检:按规格分类,每批抽检5%且不少于10件,重点检查焊缝及边角区域;
–涂层性能:使用磁性测厚仪检测干膜厚度,划格法验证附着力。
3.复验与验收
–对抽检不合格批次扩大抽样范围(加倍抽检),仍不合格则整批退场;
–验收记录包括《压型金属板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附影像资料。
四、低温施工专项措施
1.材料储存:压型板应存放于干燥通风环境,避免结霜或冻融循环;
2.施工环境:
–环境温度低于5℃时,需搭设暖棚并使用热风枪预热基材至10℃以上;
–喷涂作业应在日间10:00~15:00进行,避开低温高湿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