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民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pdf
第三章人民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一节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了解或掌握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美国对华政
策;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方针政策;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政治协商会议;全
面内战的爆发。能力方面: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局特点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
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国民党发动内战阴谋的教学,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历史现象提示事物本质
的能力。思想方面:认识只有共产党真正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认清蒋介石的反动本质。
【教学重点】: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的爆发
【教学难点】: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形势;政治协商会议上的斗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政局发生了哪些变化?中国历史的走向将会怎样发
展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部分内容。
讲授新课:
一、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
(思考:抗战胜利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何表现?)(中国时局的特点表现
为:A、美国把控制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扶蒋反共的基本政策。B、
蒋介石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要消灭人民革命力量C、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渴求,争取
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因此,抗战胜利后,中国时局的特点集中表现为一对矛盾。即
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1、国内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2、美国对华基本政策:扶蒋反共(思考其原因及表现)(小字及表格)
3、国民党蒋介石的政策: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采取“假
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同商讨”和平问题
4、中共的对策: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派毛泽东、、
在、陪同下到重庆同国民党当局举行和平谈判
二、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
(思考:蒋介石为什么邀请毛泽东谈判?意图是什么?中共为什么去重庆谈判?)(52页
第1节、学习指导、52页第2节)
1、背景
2、时间:1945年8月底--10月10日
3、双方主要代表:中共: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国民政府:张治中
4、成果:国民党当局同意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
十协定》
5、未达协议:人民军队、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思考:为什么中共让步了仍未达成
协议?)
(当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全国性的大党,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已经成为中国政治中起着中
流砥柱作用的一股强大的力量。国民党想通过谈判诱使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
实现他们的“军令统一”“政令统一”,“相用软的一套把共产党吃掉。”因此,在谈判桌上,
国民党不可能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6、意义:人民力量的胜利(为什么?)(书后习题)
三、政治协商会议
(看教材“政协代表人数统计表”,分析会议的代表主要有哪三种政治力量?)
(A、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坚持独裁和内战方针的反动力量B、有以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力量
C、有以民盟为代表的中间力量)
1、召开:1946年初,在重庆。会议上的斗争围绕和
进行,焦点是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其实质是什么?)(重庆谈判中关于人民军队和解
放区问题争论的继续和发展)
(为什么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这两个问题争论最激烈?双方争论的实质是什么?)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想继续坚持一党独裁统治,,而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对国民
党的的独裁统治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因此,国民党代表坚持“军队国家化是政治民主化的前
提”,实质目的是以“民主”为诱饵,骗共产党交出军权。共产党坚持先要“政治民主化”,
这是与全国人民以及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求民主自由的愿望是一致的)
2、政协决议的内容: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
制定宪法。
3、意义: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受到人民普遍欢迎
4、结局:不久被国民政府撕毁
四、全面内战爆发
1、爆发: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先后向中原、、、
等解放区发动进攻
(思考:内战爆发后,形势怎样?看53页表格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