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病流行与防治ppt课件.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寄生虫病流行与防治
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3、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4、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
2
3
4
5
• 空气 (飞沫) :随呼吸
• 水:饮水或接触疫水
• 食物 : 蔬菜、 水果 、鱼肉、猪肉
• 媒介昆虫 :蚊、蝇、白蛉, (季节性、地
区性)。
• 接触传播
6
3.易感人群: 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免
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而处于易感状态的人。
(与年龄、人群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有 关,非疫区的人进入疫区而成为易感者)
表1 寄生虫病传染源、传染源类型、感染 阶段、传播途径/感染方式、易感人群
7
寄生
虫病
传染源
传染源
类型
感染阶
段
传播途 径/感染 方式
易感
人群
蛔虫病
病人、
带虫者
人源性
感染期
卵
土壤、水、 蔬菜、 蝇/口
普遍
鞭虫病
病人、
带虫者
人源性
感染期
卵
土壤、水、 蔬菜、蝇 /口
普遍
钩虫
病人、
带虫者
人源性
土壤、蔬 菜/皮肤、 胎盘
普遍
蛲虫病
病人、
带虫者
人源性
感染期
卵
空气、手 /口、逆 行感染 ( 自体)
普遍
旋毛虫 病
保虫宿主
(猪等)
动物源
性
囊胞
幼虫
肉/口
普遍
8
丝状蚴
肺吸
虫病
病人、带虫者、
保虫宿主
人和动 物源性
囊蚴
蟹/口
普遍
肝吸
虫病
病人、带虫者、
保虫宿主
人和动 物源性
囊蚴
鱼虾/
口
普遍
血吸
虫病
病人、带虫者、保 虫宿主
人和动 物源性
尾蚴
水/皮
肤
普遍
布氏
姜片
吸虫
病
病人、带虫者、
保虫宿主(猪)
人和 动物性
囊蚴
水、
水生
植物/
口
普遍
9
猪带绦
虫病
猪
动物 源 性
猪囊尾 蚴、
口
普遍
猪囊尾
蚴病
绦虫病病人、 猪
人和 动物 源 性
虫卵
土壤、水、 蔬菜 、蝇/ 口、自体
普遍
牛带绦
虫病
牛
动物 源 性
牛囊尾 蚴
普遍
包虫病
犬、狼等肉 食动物
动物 源 性
虫卵
口
普遍
微小膜
壳绦虫
病
病人、带虫 者、保虫宿 主(鼠)
人和 动物 源 性
虫卵/ 似囊尾 蚴
粪、蚤、 蝇/口
普遍
10
口
粪/
肉/
肉/
阿米
巴病
病人、带虫者
人源
性
四核
包囊
水、蔬菜、 蝇/口
普遍
疟疾
病人、带虫者
人源
性
子孢
子
蚊/皮肤、
胎盘、
输血
普遍 (除
高疟区婴儿和 遗传性不易感 者)
病
动物
源性
毛体
白蛉/皮 肤
蓝氏贾
第鞭毛
虫病
病人、带虫者
人源
性
水、蔬
菜/口
普遍
阴道
毛滴
虫病
病人、带虫者
人源
性
滋养
体
直接/间 接接触
普遍
刚地
弓形
保虫宿主
(中间、终宿主)
动物
源性
假包囊 包囊
土壤水、 蔬菜、肉/ 口、 胎盘、
普遍
虫
输血
11
四核 包囊
病人、带虫者
黑热
前鞭
普遍
人和
卵囊
(二) 流行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
1. 自然因素 包括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如温度、湿度、雨量、光照等。通过对流行
过程的三个环节的影响而发挥作用。地理环
境影响中间宿主的孳生与分布,气候条件影
响寄生虫在外界的发育及中间宿主或媒介昆 虫的孳生。
12
2.生物因素 中间宿主或节肢动物
3.社会因素 人们经济水平、科学水
平、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防疫保健、生产
方式、卫生习惯、生活习惯以及社会制度,
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常常相
互作用,共同影响寄生虫的流行。
对寄生虫病流行均可有一定影响。
13
(三) 流行特点
•地方性、季节性或季节性差异、 自然
疫源性
1.地方性 某种病在某一地区经常
发生,无需自外地输入。
14
1)中间宿主分布的区域性影响分布
血吸虫---钉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
2)群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
分布
生吃鱼虾--肝吸虫--广东( 鱼生、生鱼粥)
与牛羊犬密切接触---包虫病---畜牧地区
3)气候条件影响分布
温暖潮湿的地区---肠道线虫病多见; 干寒地带---钩虫病很少流行
15
2.季节性 由于温度、湿度、雨量、光照
等对寄生虫、中间宿主和媒介昆虫种群数量 的消长产生影响。
(1) 虫媒传染病其传播流行季节常与媒
介节肢动物出现一致,虫媒寄生虫病有明显的
季节性。
疟疾------6到10月份
如:
16
(2) 人群的生产活动或生活活动
形成对寄生虫病产生的影响
如:急性血吸虫病-----夏季; 钩
虫感染-----舂夏季节
17
3. 自然疫源性
在原始森林或荒漠地区,某些寄生虫在动
物之间相互传播,当人进入该地区时有可能
如:荒漠型黑热病。该地区称为自然疫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