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省大连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2024届辽宁省大连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近代,“民主革命初造成功之后,被推翻的专制势力和专制制度的企图复辟,甚至实现复辟,应该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现象。”符合这一说法的历史现象曾出现在
①英国
②法国
③美国
④中国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下表反映了上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时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败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A.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C.正面战场有力打击了侵华日军
D.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4.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人之所异于物者,为其有大脑也,故能悟为人道之极。凡有记也,亦求悟也,为其无所记,则无以为悟也。……记赢而悟绌者,蓄积虽多,皆为弃材。惟其顺也,通也,灵也,故专以悟性导人者,其记性亦必随之而增。惟其逆也,塞也,钝也,故专以记性强人者,其悟性亦必随之而减,西国之教人,偏于悟性者也。”据此判断,梁启超旨在
A.主张学习西方进行教育改革 B.强调记性对悟性的重要价值
C.提高人民的觉悟以推翻君主制度 D.弱化记性在大脑记忆中的特殊地位
5.“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段话
①全面肯定秦朝的专制统治
②认为秦朝实行专制统治是时势所需
③肯定了秦统一全国的功绩
④认为专制统治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斯大林模式、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四者的相同之处是
A.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B.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指导作用
C.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D.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生产的积极性
7.针对王安石变法,苏辙曾提出批评:“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苏辙批评的变法措施是
A.均输法 B.青苗法 C.募役法 D.保甲法
8.儒家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间的两套秩序:社会政治秩序和道德心灵秩序。孔子以后儒家的代表人物,有一位提出了纲常名教,突出了礼;另一位则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思辨化的哲学体系。他们分别是
A.孟子和王阳明 B.荀子和朱熹 C.董仲舒和顾炎武 D.董仲舒和朱熹
9.一份11世纪的教会文献指出:任何人接受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任命为主教或院长,教会将不予承认,并剥夺其进人教会的权利。同样地,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若将主教职或其他神职授予他人,将受到天主的谴责,失去永生的机会。材料说明罗马教会
A.注重与君主协商教会事务
B.严禁授予君主与贵族教职
C.避免世俗君主干涉教会人事权
D.防范教宗与世俗君主贵族合作
10.2019年英国首相约翰逊提出议会休会五周请求,得到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但是随后最高法院判决约翰逊此举违反法律,认为这是在英国“脱欧”之前的关键时期“阻止议会履行职责”,裁决要求议会上下两院议长自行决定下一步行动。这说明英国
A.最高法院是最高权力机关 B.政府权力已经高于议会
C.国王仍然掌握着行政实权 D.政府方案需经议会批准
11.《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诸子“百家争鸣” 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 D.司马迁撰《史记》
12.下表反映的是1750年至1900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相对份额,其比例发生变化的原因包括
1750年
1830年
1860年
1900年
32.8%
29.8%
19.7%
6.2%
①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②近代民族工业不断萎缩
③西方列强在华设厂④欧美国家工业发展迅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3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共卫生就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