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docx

发布:2025-04-08约1.16万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Arabic1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理试卷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评分

一、单选题

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是世界人口稠密区,⑤⑥⑦⑧是世界人口稀疏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是()

A.欧洲比亚洲多 B.高纬度比低纬度多

C.平原比山区多 D.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2.关于图中人口稠密区或稀疏区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经济发达 B.③④—历史悠久

C.⑤⑥—气候湿热 D.⑦⑧—气候寒冷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某时期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性示意图(图中数据越大,表示规模越大,水平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因素中对迁入人口规模影响最小的是()

A.风俗习惯 B.工资水平 C.空间距离 D.教育资源

4.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未来下列人口回流规模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北京 B.上海 C.广东 D.安徽

陶朗加位于新西兰北部,是新西兰第五大城市,也是新西兰国内人口移居的主要城市(下图)。其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生态宜居。近年来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业,成为新西兰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移居陶朗加的人口多来自北岛的主要原因是()

A.北岛提供的就业机会多 B.北岛城市多,人口基数大

C.南岛纬度较高,气候冷湿 D.南岛距离较远,交通不便

6.人口移居使陶朗加()

A.城市化水平提高 B.就业压力增大

C.老龄化水平降低 D.环境承载力降低

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界处,位于两山中间,黄河穿城而过。下图为兰州市人口容量统计图(单位: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综合各种测算方法,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分别是()

A.311;345 B.207;344 C.227;338 D.207;338

8.为增大人口容量,兰州市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提高生活消费水平 B.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C.开发新的城市用地 D.发展科技,提高开放程度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中国水蜜桃之乡”—江苏省无锡市阳山镇拾房村在2017年建设成为我国第一个田园综合体。下图为2004年和2017年拾房村土地利用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2004年该村内部空间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内部空间结构可以分为居住区、农业生产区等

B.从总体上来看,该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C.该乡村居民点沿河布局,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

D.农业生产区用地规模最大,几乎遍布整个村庄

10.拾房村田园综合体建成,该村的变化有()

①住宅用地减少

②生态环境宜居

③农业总产值降低

④旅游设施完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世界不同地区城镇化进程具有不同的特点。下表为世界不同区域的城镇化水平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大洲

欧洲

1950年

63.9%

43.7%

51.2%

60.6%

16.6%

2000年

79.1%

79.7%

72.7%

72.7%

37.1%

11.①、②、④三地对应的大洲分别为()

A.大洋洲、亚洲、南美洲 B.南美洲、大洋洲、亚洲

C.北美洲、亚洲、南美洲 D.北美洲、南美洲、亚洲

12.与④大洲相比,③大洲在2000年时()

A.城市人口总量少 B.城镇化速度快、水平高

C.城乡之间差异大 D.出现了超前城镇化现象

扩张强度指数是指城市内部某空间单元扩展面积占该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坦桑尼亚基戈马市主要以高密度低层建筑、大量贫困人口自发聚居形式扩展,下图示意2000年—2014年基戈马市建成区扩展强度指数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所示时期,基戈马市城市化处于()

①加速阶段

②成熟阶段

③郊区城市化阶段

④逆城市化阶段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推测基戈马市()

A.管理效率高 B.经济发展水平高

C.城市污染少 D.土地利用效率低

下图为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规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反映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律及特点是()

A.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环境质量越好

B.高质量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达80%以上

C.高质量发展过程与工业化水平呈正相关

D.低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

16.推动中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合理措施是()

A.扩大城市工业规模 B.紧缩城市入户政策

C.积极发展超级大城市 D.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福建土楼主要分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