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心理学》答案.docx
《学前教育心理学》答案
一、选择题
1.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A.学习
B.游戏
C.运动
D.玩耍
答案:B。幼儿期是儿童游戏的高峰期,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它能够促进幼儿身体、认知、社会性和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学习在幼儿期不是主导活动,运动和玩耍包含在游戏的范畴内,所以选B。
2.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运动记忆
D.语词记忆
答案:C。运动记忆是指对自己的动作或身体运动的记忆。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运动记忆,如婴儿出生后对喂奶姿势的条件反射。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和语词记忆出现相对较晚,所以选C。
3.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辩证思维
答案:B。幼儿期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他们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来进行思维。直观行动思维是幼儿早期的思维方式,抽象逻辑思维在幼儿晚期才开始萌芽,辩证思维则在更高的发展阶段才出现,所以选B。
4.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
答案:D。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这儿有个苹果”是对苹果整体的感知和识别,体现了知觉活动。“真香!”体现的是感觉中的嗅觉;“我要吃!”体现的是愿望;“这是什么?”体现的是对事物的疑问,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觉判断,所以选D。
5.幼儿在听老师讲《小红帽》的故事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红帽和大灰狼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创造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答案:C。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幼儿根据老师讲的《小红帽》的故事在头脑中浮现出相应形象,属于再造想象。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产生的想象;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所以选C。
二、填空题
1.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和__________原则。
答案: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在研究学前教育心理现象时,必须把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既要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又要重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
2.幼儿的注意可分为__________注意和__________注意两种基本形式。
答案:无意;有意。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幼儿期两种注意都存在,但以无意注意为主。
3.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__________以及性别角色的发展等方面。
答案: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如分享、合作、安慰等,它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与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性别角色发展共同构成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方面。
4.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__________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具体运算。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的儿童开始具有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但这种思维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
5.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__________和自我调节化。
答案:丰富和深刻化。幼儿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表现为情绪情感的种类不断增多,情感体验不断加深,从对事物表面的情感体验逐渐发展到对事物内在本质的情感体验。
三、判断题
1.幼儿的学习主要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答案:正确。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同时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如穿衣、吃饭等活动可以让幼儿学习生活自理能力,所以幼儿的学习主要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2.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开始发展。()
答案:正确。幼儿期无意记忆占优势,他们往往更容易记住那些形象鲜明、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的事物,不需要意志努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影响,幼儿的有意记忆开始逐渐发展,能够主动地去记住一些事物。
3.幼儿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所以他们不能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答案:错误。幼儿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这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前运算阶段儿童的特点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不能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一定的引导和教育下,幼儿也能够逐渐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想法,只是这种能力相对较弱,需要逐步发展。
4.幼儿的情绪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答案:正确。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