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地质学题库.docx
遥感地质学题库
选择题
1.以下哪种遥感影像主要用于地质构造和岩性识别?()
A.彩色红外影像
B.雷达影像
C.热红外影像
D.多光谱影像
答案:D。多光谱影像具有多个波段,不同的岩性和地质构造在不同波段上有不同的光谱反射特征,可用于地质构造和岩性识别。彩色红外影像主要用于植被监测等;雷达影像主要用于获取地形、地表粗糙度等信息;热红外影像用于探测地表温度差异。
2.遥感图像上岩层三角面的形状和大小与()有关。
A.岩层厚度
B.岩层产状
C.岩石颜色
D.岩石硬度
答案:B。岩层三角面是由倾斜岩层被沟谷切割后形成的,其形状和大小主要取决于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岩层厚度对其影响较小;岩石颜色主要影响影像的色调;岩石硬度主要影响地形地貌的形态,但不是决定岩层三角面形状和大小的关键因素。
3.热红外遥感主要反映物体的()。
A.反射特性
B.发射特性
C.透射特性
D.散射特性
答案:B。热红外遥感是通过探测物体发射的热红外辐射来获取信息的,主要反映物体的发射特性。反射特性主要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体现;透射特性在一些特殊的遥感应用中涉及较少;散射特性主要影响大气对电磁波的传输。
4.下列哪种地质体在雷达影像上通常表现为亮色调?()
A.平坦的沙漠
B.茂密的森林
C.光滑的湖面
D.陡峭的山坡
答案:D。雷达影像的色调取决于地物对雷达波的后向散射强度。陡峭的山坡对雷达波有较强的后向散射,表现为亮色调。平坦的沙漠后向散射较弱,呈暗色调;茂密的森林有一定的散射但不如陡峭山坡强;光滑的湖面会使雷达波发生镜面反射,后向散射很弱,呈暗色调。
5.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是指()。
A.传感器能分辨的最小地物尺寸
B.图像的灰度等级
C.图像的光谱范围
D.图像的辐射分辨率
答案:A。空间分辨率是指遥感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也就是传感器能分辨的最小地物尺寸。图像的灰度等级与辐射分辨率有关;光谱范围是指遥感影像所包含的电磁波波段范围;辐射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探测元件在接收光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
填空题
1.遥感地质学中常用的电磁波谱波段包括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热红外和______。
答案:微波。在遥感地质学中,不同的电磁波谱波段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可见光用于观察地物的颜色和形态;近红外可用于植被和水体等的研究;中红外和热红外用于探测地物的热特性;微波则具有穿透云雾等优势,可用于全天候的地质信息获取。
2.地质解译标志可分为直接解译标志和______解译标志。
答案:间接。直接解译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反映地质体或地质现象特征的影像标志,如形状、大小、色调等;间接解译标志是通过与地质体或地质现象有内在联系的其他地物或现象来推断地质情况的标志,如植被、水系等。
3.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主要是消除图像的______和投影变形。
答案:几何畸变。在遥感影像获取过程中,由于传感器的姿态、地形起伏等因素会导致图像产生几何畸变,通过几何校正可以消除这些畸变以及投影变形,使图像能够准确地反映地物的实际位置和形状。
4.岩层的产状要素包括走向、倾向和______。
答案:倾角。走向是指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倾向是指岩层面上垂直于走向线向下倾斜的方向;倾角是指岩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这三个要素共同确定了岩层在空间的位置。
5.雷达遥感利用的是______波段的电磁波。
答案:微波。雷达是一种主动式遥感系统,它发射微波并接收地物反射回来的微波信号,通过分析这些信号来获取地物的信息,微波具有波长较长、能穿透云雾等优点。
判断题
1.遥感影像上颜色越深的区域,其地质体的密度一定越大。()
答案:错误。遥感影像上的颜色(色调)主要与地物的反射率、发射率等有关,而不是与地质体的密度直接相关。例如,水体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通常表现为暗色调,但水体的密度与其他地质体的密度没有必然联系。
2.热红外遥感只能在夜间进行。()
答案:错误。热红外遥感在白天和夜间都可以进行。白天可以探测地物在太阳辐射下的热响应;夜间由于没有太阳辐射的干扰,更有利于突出地物自身的热辐射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能在夜间进行。
3.地质构造在遥感影像上一定有明显的表现。()
答案:错误。虽然很多地质构造在遥感影像上会有一定的表现,但并不是所有地质构造都能明显地显示出来。一些小型的、被掩盖的或者与周围地质体差异较小的地质构造可能在遥感影像上难以识别。
4.提高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就可以提高其光谱分辨率。()
答案:错误。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是遥感图像的两个不同的性能指标。空间分辨率主要反映图像对小地物的分辨能力;光谱分辨率则是指传感器记录的电磁波谱中某一特定的波长范围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