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8课颐和园课件.pptx

发布:2025-04-10约1.0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18课颐和园课件汇报人:XX

目录壹颐和园的历史背景陆课件内容与教学应用贰颐和园的建筑特色叁颐和园的文化意义肆颐和园的旅游资源伍颐和园的保护与管理

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壹

建造原因与时间为了满足皇家休闲娱乐和避暑需求,乾隆皇帝下令建造颐和园,于1750年开始筹划。皇家园林的建设需求慈禧太后对颐和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使之成为她个人的享乐之地,工程始于1886年。慈禧太后的个人喜好颐和园的建设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军事需要,如加强北京西部的防御和作为皇家权力的象征。政治与军事考量010203

历史变迁过程颐和园最初是作为皇家园林,名为清漪园,由乾隆皇帝下令建造,后遭英法联军破坏。01颐和园的前身19世纪末,慈禧太后动用海军经费重建清漪园,并更名为颐和园,成为其休闲娱乐之地。02慈禧太后重建民国时期,颐和园由皇家私产变为公共园林,开始对公众开放,成为旅游景点。03民国时期的转变文化大革命期间,颐和园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许多文物和建筑受损,后逐步修复。04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改革开放后,颐和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研究和展示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场所。05现代的保护与利用

重要历史事件颐和园的建设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是乾隆为母祝寿而建,后成为皇家园林。辛亥革命后的变迁1911年辛亥革命后,颐和园由皇家园林转变为公园,对公众开放,成为文化遗产。英法联军破坏慈禧太后重修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颐和园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珍贵文物被掠夺。1886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重修颐和园,使其成为晚清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

颐和园的建筑特色贰

建筑风格与布局颐和园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与欧洲园林设计,如长廊的彩绘和昆明湖的景观设计。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01颐和园以昆明湖和万寿山为依托,巧妙布局,形成山水相映成趣的园林景观。山水园林的布局02颐和园的建筑和园林布局讲究对称,体现了皇家园林的庄重与威严,如东宫门和佛香阁的对称设计。皇家园林的对称布局03

主要景点介绍颐和园内最大的湖泊,以昆明湖为依托,园内诸多景点得以布局,如十七孔桥。昆明湖01颐和园中著名的长廊,全长728米,绘有8000多幅彩画,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长廊02位于万寿山前山中央,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体现了皇家园林的宏伟与精致。佛香阁03模拟江南水乡的商业街,展现了清代商业街市的风貌,是园内一处独特的景观。苏州街0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