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中山一中、潮阳一中等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2024届广东省中山一中、潮阳一中等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遗传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螺壳旋转方向有关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螺壳表现为左旋个体和表现为右旋个体的基因型均各有3种
C.让图示中F2个体进行自交,其后代螺壳右旋∶左旋=3∶1
D.欲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作为父本进行交配
2.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A.多种多样的基因 B.丰富的物种数目
C.丰富的个体数量 D.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3.某研究小组使用小鼠跑步机实验法研究小鼠不同运动强度下机体氧气消耗量和血液中乳酸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运动状态下,小鼠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部位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生成少量的ATP,其余能量以热能散失
C.运动强度为15米/分钟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大约是有氧呼吸的3倍
D.研究可知提倡慢跑可以避免肌肉组织乳酸积累引起下丘脑形成酸胀感
4.图甲表示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的变化,图乙表示萌发过程中O2消耗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A.种子萌发初期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B.萌发的种子在a点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a点前干重减少主要是由于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
D.图乙两条曲线相交时,有氧呼吸速率与无氧呼吸速率相等
5.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是由野生菌种突变形成的,自身不能合成组氨酸。将其接种在缺乏组氨酸的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有极少量菌落形成。2-氨基芴是一种致突变剂,将沾有2-氨基芴的滤纸片放到上述平板培养基中,再接种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进行培养,会有较多菌落出现。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接种前,2-氨基芴和滤纸片须进行灭菌处理
B.基因突变的可逆性与是否存在致突变剂无关
C.若用划线法接种可以根据菌落数计算活菌数量
D.此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化学致突变剂
6.下列有关细胞分化和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导致不同功能的细胞中RNA和蛋白质种类发生差异
B.细胞分化使机体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理功能的效率
C.衰老细胞呼吸速率减慢,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染色加深
D.细胞分化和细胞衰老贯穿于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全过程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某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后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磷酸丙糖(TP),TP的去向主要有三个,植物叶肉细胞中的该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2与RuBP结合的过程叫作____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
(2)TP合成需要光反应阶段提供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如果所填物质的提供量突然减少,短时间内RuBP的量会_____________?
(3)如果用14C标记CO2,图示过程相关物质中,能检测出放射性的有机物有_____________?
(4)叶绿体膜上没有淀粉运输载体,据图推测,叶绿体中淀粉的运出过程可能为___________?
8.(10分)“渐冻人症”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俗称,因为患者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侵袭,患者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以至瘫瘓,身体如同被逐渐冻住一样,故俗称“渐冻人”。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神经元末梢及其支配的腺体或肌肉统称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为某“渐冻人症”患者的缩手反射的反射弧。
①信号在图中b处的转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
②刺激II处,在I处检测不到膜电位变化,不能说明该反射弧的运动神经元已受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该“渐冻人症”患者的a处出现损伤,则针刺S,_________(填“有”或“无”)感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