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嘉祥一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2024届山东省嘉祥一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关于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的合成场所是细胞核
B.二者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
C.二者不会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发挥作用
D.二者均能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形成核苷酸链
2.吞噬细胞不参与下列哪一过程
A.第二道防线,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
B.第三道防线,对病原体的摄取、处理和呈递
C.第三道防线,吞噬、消化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
D.第三道防线,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
3.如图分別表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介导的两种物质运输方式,其中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比载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快1000倍以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较快可能是因为消耗的能量较少
B.载体蛋白在细胞膜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两种膜蛋白对运输的物质均具有专一性
D.载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会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
4.用标志重捕法测定某地区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标记物会引起部分动物运动能力受限而饿死,则测定结果会偏大
B.若标记后的个体在第二次捕捉时更容易被发现,则测定结果会偏大
C.若标记后的部分个体从该地区迁出到其他地方,则测定结果会偏大
D.若被标记个体会产生记忆导致第二次不易捕捉,则测定结果会偏大
5.真核生物基因编码区中的外显子(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被内含子(不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间隔开,原核生物基因的编码区无外显子和内含子之分。基因表达过程中外显子和内含子都能发生转录,模板链转录形成一条前体mRNA链,前体mRNA链中由内含子转录的片段被剪切后,再重新将其余片段拼接起来成为成熟的mR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RNA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原核生物基因编码区转录不需RNA聚合酶催化
C.前体mRNA链经蛋白酶剪切后成为成熟的mRNA
D.外显子中发生碱基对替换必然会导致性状的改变
6.澳洲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认为在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一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由于花期不同,不能相互授粉,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这两个物种的形成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B.最初迁移到该岛时,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差别较大
C.花期不同阻碍了基因交流,最终形成了生殖隔离
D.若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7.如图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该细胞()
A.有两个染色体组、4个核DNA分子
B.正发生着同源染色体分离
C.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AB或Ab
D.产生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8.(10分)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Ⅱ-4不含有甲病基因,人群中乙病发病的概率是1/100,系谱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双胞胎(Ⅳ-1与Ⅳ-2)同时患有乙遗传病的概率是1/6
C.Ⅱ-3和Ⅲ-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3
D.Ⅲ-1与一个正常的男性婚配,所生子女正常的概率是15/22
二、非选择题
9.(10分)某种植物的表现型有高茎和矮茎、紫花和白花.现用纯合的高茎紫花个体与纯合的矮茎白花个体杂交,F1均表现为高茎紫花,F1自交产生F2,F2有四种表现型:高茎紫花162株,高茎白花126株,矮茎紫花54株,矮茎白花42株。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之间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关于(1)的判断,将F1与亲本矮茎白花杂交,如果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
(3)从实验结果可以判断控制花紫色与白色的遗传由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
(4)若该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控制高茎与矮茎位于X染色体上,让F1高茎紫花相互杂交,F2中雌性个体的表现型有________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