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澳大利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x
8.7澳大利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8.7澳大利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设计意图
本章节内容为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7澳大利亚”,旨在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和资源分布等基本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升空间思维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能力。通过学习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增强学生对不同地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跨文化沟通意识。同时,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强调澳大利亚作为南半球大陆的地理位置,以及其独特的地形分布,如大陆架、沙漠、山脉等。
-重点二: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突出澳大利亚的气候多样性和气候分布与地形的关系,例如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
2.教学难点
-难点一:理解澳大利亚气候类型的成因。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澳大利亚气候类型的独特性和成因,如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影响。
-难点二: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分布。学生可能难以将自然资源与地形、气候等因素联系起来,例如理解煤炭、铁矿石等资源在特定地形条件下的分布。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多媒体教学,通过PPT展示澳大利亚地图、地形图、气候图等,直观展示地理特征。
2.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与经济关系,培养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案例研究法,让学生探究澳大利亚的移民历史和多元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和全球视野。
4.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让学生通过模拟操作,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分布和资源利用。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发布预习任务,设计预习问题如“澳大利亚的主要地形类型有哪些?它们对气候有何影响?”
学生活动:阅读预习资料,如PPT中的地形分布图,思考并提出问题。
方法/手段/资源:自主学习法,信息技术手段。
作用与目的:为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做好准备。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导入新课,展示澳大利亚气候图,讲解气候类型与地形的关系。
学生活动:听讲并记录,参与小组讨论,如分析不同气候类型下的农业生产。
方法/手段/资源:讲授法,实践活动法。
作用与目的:帮助学生理解气候与地形的关系,掌握气候类型的特征。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布置作业,如让学生绘制澳大利亚地图,标注地形和气候类型。
学生活动:完成作业,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习,如观看澳大利亚的自然纪录片。
方法/手段/资源:自主学习法,反思总结法。
作用与目的:巩固学生对澳大利亚地理特征的理解,培养独立学习和反思能力。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介绍澳大利亚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金、银等,以及其在全球资源市场中的地位。
-澳大利亚的生态保护:探讨澳大利亚的生态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如大堡礁的珊瑚礁保护、袋鼠和考拉的保护等。
-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介绍澳大利亚的移民历史和文化多样性,包括原住民文化、欧洲移民文化以及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移民文化的影响。
-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分析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特别是羊毛产业、牛肉出口等。
-澳大利亚的城市规划:探讨澳大利亚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城市规划理念,如悉尼歌剧院、墨尔本联邦广场等标志性建筑。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深入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活动和历史文化。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选择澳大利亚的某个特定地区或城市,进行深入的地理考察和研究。
-利用在线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让学生通过虚拟探索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和资源分布。
-观看纪录片或视频资料,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动植物种类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来校进行讲座,分享澳大利亚的地理和历史文化知识。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环保项目、文化展览等,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学生可以创作相关的地理学习报告或小论文,展示对澳大利亚地理特征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利用社交媒体和在线论坛,与其他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地理知识进行交流和讨论。
-通过网络资源,了解澳大利亚的现代科技发展、科技创新和教育体系。
-设计模拟游戏,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澳大利亚的历史和文化变迁。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澳大利亚的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