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据库应用第3章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ppt

发布:2025-04-06约2.5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数据库中,对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数据模型称为网状模型:1允许一个以上的节点无双亲。2一个节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3网状数据模型的典型代表是DBTG系统,也称CODASYL系统,它是20世纪70年代数据系统语言研究会CODASYL(ConferenceOnDataSystemsLanguage)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DataBaseTaskGroup,简称DBTG)提出的一个系统方案。若用图表示,网状模型是一个网络。4网状数据模型教师学生教务主任课程成绩网状模型的例子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模型。美国IBM公司的研究员于1970年发表题为“大型共享系统的关系数据库的关系模型”的论文,文中首次提出了数据库系统的关系模型。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厂商新推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几乎都支持关系模型,非关系系统的产品也大都加上了关系接口。数据库领域当前的研究工作都是以关系方法为基础的。本书的重点也将放在关系数据模型上。1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2一个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它由行和列组成。每一行称为一个元组,每一列称为一个字段。3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操纵与完整性约束4关系数据模型的操纵主要包括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数据。这些操作必须满足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包括三大类: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其具体含义将在后面介绍。c.关系数据模型的存储结构在关系数据模型中,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都用表来表示。在数据库的物理组织中,表以文件形式存储,每一个表通常对应一种文件结构。关系模型与非关系模型不同,它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无论实体还是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关系来表示,对数据的检索结果也是关系(即表),所以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d.关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第3章数据库基本概念3.1数据库系统应用实例图书馆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一个查询应用程序界面一个查询应用程序结果图书馆数据库用户通过应用程序输入查询条件,应用程序将查询条件转换为查询命令,将该命令发给DBMS;1DBMS根据接收到的查询命令从图书馆数据库中取出数据返回给应用程序;2应用程序按用户通俗易懂的格式显示查询结果。3图书馆数据库系统工作原理概括:数据库由若干张相互关联的表格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管理数据库的软件。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在现实世界中有许多模型,这些模型都是对现实世界中某个对象特征的模拟和抽象,例如飞机模型、汽车模型等。3.2.1数据模型由三个要素组成: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3.2数据模型数据结构数据结构用于描述系统的静态特性,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数据模型按其数据结构分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数据操作数据操作用于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集合。数据的约束条件数据的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存储规则,用以限定符合数据库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和相容。3.2.2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现实世界的事物反映到人的脑子中来,人们把这些事物抽象为一种既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又不为某一DBMS支持的概念模型,然后再把概念模型转换为计算机上某一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实体:客观存在并相互区别的事物及其事物之间的联系。例如,一个学生、一门课程、学生的一次选课等都是实体。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例如,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份、系、入学时间等。码:惟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例如,学号是学生实体的码。域:属性的取值范围。例如,年龄的域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300的整数,性别的域为(男,女)。1.概念模型的主要概念实体型: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例如,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份,系,入学时间)就是一个实体型。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例如,全体学生就是一个实体集。联系:实体与实体之间以及实体与组成它的各属性间的关系。联系有三种情况: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实体——联系方法。该方法用E-R图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E-R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实体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