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课件.pptx

发布:2025-04-06约7.43千字共6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任务1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概述;1.1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现代生产安全管理的理论、方法、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被引进我国的。在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开始吸引并研究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预防理论和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思想。80-90年代,开始研究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和监控,一些企业管理者开始尝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20世纪末,我国几乎与世界工业化国家同步研究并推行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了系统化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理论,认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风险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风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危险预警与监测管理、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管理及应急管理等。该理论将现代风险管理完全融入到安全生产管理之中。;1)概念

1931年,美国的海因里希在《工业事故预防》一书中,阐述了工业安全理论,该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论述了事故发生的因果连锁理论,后人称其为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或“海因里西事故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1:29:300法则。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而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如果对潜在性事故毫无察觉,或是麻木不仁,终将酿成大祸或无法挽回的损失。

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事件的连锁,即: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事故的发生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以下五个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海因里希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颗骨牌被碰倒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的几颗骨牌相继被碰倒。如果移去中间的一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他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事故因果连锁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管理。大多数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完全依靠工程技术上的改进来预防事故是不现实的,需要完善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如果管理上出现缺欠,就会使得导致事故基本原因的出现。;3)结论;1961年,吉布森提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因此,应该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作为能量达及人体媒介的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1966年,哈登完善了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提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并提出了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伤害的分类方法,将伤害分为两类: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是由于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冻伤。;能量在生产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人类利用能量做功以实现生产目的。人类为了利用能量作功,必须控制能量。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能量受到种种约束和限制,按照人们的意志流动、转换和作功。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能量失去了控制,超越了人们设置的约束或限制而意外地逸出或释放,必然造成事故。如果失去控制的、意外释放的能量达及人体,并且能量的作用超过了人们的承受能力,人体必将受到伤害。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伤害事故原因是:第一,接触了超过机体组织(或结构)抵抗力的某种形式的过量的能量;第二,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如窒息、淹溺等)。因而,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同时,也常常通过控制能源,或控制达及人体媒介的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3)结论

;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生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系统安全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系统安全理论认为,研究事故原因需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方法,探索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反馈和调整,辨识事故将要发生时系统的状态特性,特别是与人的感觉、记忆、理解和行为响应等有关的过程特性,从而分清事故的主次原因,使事故预防更为有效。;1)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故障在事故致因理论中所起作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

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

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但可以减少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

4)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