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讲解.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讲解;讲解内容;一、新税法的主要
内容及新旧差异;如何理解“企业所得税〞?;一、我国三次税制改革中所得税制的变化
;一方面:80年代初我国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企业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从而建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涉外企业所得税制。
另一方面:1983年-1988年先后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企业所得税条例〔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按所得税形式分别建立了三种不同的内资企业所得税制。
至此初步完成了我国内、外资企业两套所得税制的建设。;〔二〕90年代初第二次税制改革
-企业所得税税制不断开展
1991年两部涉外企业所得税法合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对涉外企业实施了一系列所得税优惠政策。
1994年原有的国营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统一为企业所得税,即?企业所得税暂行例?。逐步解决不同所有制企业税负不公平问题,使内资企业在统一公平的税制条件下逐步健康开展。
由此我国企业所得税双轨制真正运行起来,内外两套所得税制实现了进一步完善和开展。;〔三〕2007年实现两法合并
—企业所得税税制的深化变革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意义及深远影响
90年代初第二次税制改革,客观上对开展市场经济、吸引外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一定时期的经济开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但同时存在着很大的弊端。;1、内、外企业所得税双轨制产生的主要弊端:
〔1〕企业所得税的计税根底不统一
〔2〕税率及优惠政策不统一使外资企业享受着超国民待遇
〔3〕法律设立规格及征管方式的差异对税收征管效率造成损害
所有这些弊端都严重制约了内外资企业的平衡开展,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开展需要及WTO平等竞争的原那么。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两税合并的呼声日渐强烈。;2、“两税合并〞势在必行
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开展??改革开放进程加速,为统一企业所得税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宏观经济根底。人均GDP〔国民生产总值〕2006年突破2000美元;
另一方面税收连续几年超额增长为统一企业所得税制度提供了充裕的财力支持和充分的操作空间,这时候进行“两法合并〞改革,财政已经完全可以承受;
三是当前世界各国公司所得税改革的趋势集中表现为公司所得税综合税率的持续下降。有资料统计,全世界159个实行企业所得税的国家〔地区〕平均税率为28.6%,我国所以新税法采用的25%税率在世界上处于适中偏低水平。
;;全国人大2007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国务院常务会2007年11月28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标志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最终统一。
新税法最本质的变化是充分贯彻了公平税负原那么,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内资、外资企业因税收待遇不同导致税负差异过大的问题,为不同类型的企业开展创造了公平的税收环境。我国企业所得税制的根本性变革对整个税制开展做出奉献。
(新旧税法的关系)
;二、新税法及实施条例的主体结构〔8章〕;
;第六章-特别纳税调整
新税法的新增内容,主要规定了防止关
联企业关联交易的反避税政策
第七章-征收管理
税务机关对企业所得税的征管要求
第八章-附那么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等内容;三、新税法及实施条例
的具体内容及新旧差异
〔一〕第一章-总那么〔国家主权的表达〕
1、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概念:
居民企业〔法人〕、非居民企业
;
;
;2、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及税率
居民企业:境内、外全部所得征税
-完全纳税义务,税率25%;
非居民企业:
一是外国企业在境内设机构、场所的,就来源于境内所得和与所设设机构、场所实际相关的境外所得征税-有限纳税义务,税率25%;
二是外国企业获得的境内所得〔预提所得税〕税率20%;
3、新、旧税法对纳税人确定标准的区别:
新税法实行法人所得税制
旧税法纳税人的判断标准:独立核算
-开设银行结算账户、独立建帐
编制会计报表、独立计算盈亏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
〔二〕第二章-应纳税所得额
包括4局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