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城市的百年之旅.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田园城市》不仅仅探讨规划形态 更重要的是用城市模型解决社会问题
埃比尼泽·霍华德 1898年10月田园城市的第一版以 《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 (To-morrow :A
(Ebenezer Howard ,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 )的书名出版以后 ,之后在英国共出过6个版本。
1850 ~1928 )
第二版以后,改用书名 《明日的田园城市》 (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 )
2
人们往往把田园城市理解为:通过花园美化城市或者大都市的郊区建设
常见曲解一 常见曲解二
《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
说的就是 说的就是
“花园城市” “郊区建设”
3
在田园城市1946年版的导言中,刘易斯·芒福
德(Lewis Mumford)写道,(田园城市)
“也遭到经典著作通常遇到的不幸:既受到
显然从未读过本书的人的斥责,有时又
被对它一知半解的人接受。”
1 理论产生背景
2 理论内涵解读
从以下三个部分阐述 3 实践与影响
4
1 田园城市理论产生背景
5
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在城市中集中爆发
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急剧膨胀。
传统的城市设施与管理落后,无力应对人口的极具膨胀。
资本主义的各种社会问题,在城市集中体现。
“自南部的丁格尔(Dingle )至北部的桑德希尔斯
(Sand hills )这块4英里长、1英里宽的狭窄带状地
区,除了码头设施外,仅剩的约2平方英里居住区内
容纳了250000人,真可谓“在文明世界的任何一个
其他城市难以觅见如此密集的人口”。
《污秽的利物浦》
(Squalid Liverpool )
1883年 《利物浦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