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指尖上的探究浅谈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论文.doc

发布:2018-01-31约1.4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指尖上的“探究” ——浅谈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苏州市吴江区八都小学 谢娟娟 【内容摘要】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动手操作意识,养成良好的动手操作习惯,并根据学习内容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有选择的运用方法和手段进行动手操作活动,从而更好地体会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时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动手操作??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另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都强调了数学教学让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生的思考动手操作都需要时间,但有的老师提出问题后便急于让学生回答,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动手操作,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不能从操作中总结知识。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足够时去动手动脑,主动探索,教师则起组织,引导和点拨,鼓励的作用。 教师可以让学生知道怎样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例如:观察一个圆柱,如果从正面观察这个圆柱,就要从比较远的地方观察,可以把圆柱放在讲台上,让学生站在教室的最后面,圆柱放的高度与观察者的眼睛齐平,再把眼睛稍微眯起来,从而学生正面看到的圆柱确实是一个长方体。这样大部分学生就能体会到。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借助学具,利用这些学具体验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圆,它有可能是什么?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正方形,它有可能是什么?……教师给出从正面看到的平面的由三个正方形组成的图,要求学生用4个正方体积木,有哪几种搭法?小组成员边讨论边动手搭,最后形成共识。 接着,在学会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观察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实物,把从正面、左面或右面、上面所观察到的图形画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画正确。 这样,学生通过具体的实物感知和动手操作,在多角度观察实物、看、摸、搭、画等的活动中内化和理解知识,真正有效的掌握知识。 三、动手习惯的养成 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学生勤于动手操作,是学习的好?经常可以看到,一结束,教师立即打开课本布置作业,让学生埋头于习题中。教师来回于学生中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在这里,学生完全没有了反思的机会。可以由学生反思自己的收获、自己的不足,鼓励学生自我提问:?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能完成有关练习、解决有关问题吗?这节课的知识和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在过程中有什么独到的发现或经验??……这样的反思,它的教育价值在于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杨友兰2013年01月16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